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岳川夫: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003 沈济时:列宁对党政关系的探索及启示/015 赵庆寺:试论安全研究的理论视角/028 陈庆权:审美心理学学说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041 李宏昀:《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图像理论”初探——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切入点/056 任颖龙:试比较共产主义与柏拉图之“理想国”/069 张妍:浅析互联网信息传播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岳川夫: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003 沈济时:列宁对党政关系的探索及启示/015 赵庆寺:试论安全研究的理论视角/028 陈庆权:审美心理学学说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041 李宏昀:《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图像理论”初探——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切入点/056 任颖龙:试比较共产主义与柏拉图之“理想国”/069 张妍:浅析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07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 王建龙:论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双重紧张关系/085 万勇华:严复自由主义思想体系探析/096 刘招成:从崇拜到鄙视:美国早期对中国看法的变化/104 易欣:金融危机成因及应对策略——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114 李波:关于扩大内需复苏中国经济的思考/124 庞鹂:在群体心理视角下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136 许方园:中美暴力事件比较初论——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出发/144 虞金侃:群众路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52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法治建设 陈代波:开放与渗透:台湾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165 胡克培:执法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论执法制度的伦理/174 刘正浩:关于法律伦理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85 张秀:法律正当性研究起点的转换——从马克思的主体性到哈贝马斯的交互主体性/197 王虹:论摩尔的“善是不可定义的”/206 曹婧:从隐私到可见——网络社会信息隐私权与曝光的伦理问题/211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徐家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兼论大学生的情感取 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223 何益忠:论作为“思政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特殊性/231 喻包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40 马川:两类女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差异比较以及机制分析/250 李洁:学习型学校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262 周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理论、现状与建议 ——基于对上海部分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269 潘晓芩:论政法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归因及对策/279 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管理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胡克培刘正浩朱敏 马海涛 吴玲:依法治校与创新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究/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