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告别偶像 实力唱片销售胜红偶像

一直以来香港乐坛给人的印象都是俊男美女的天下,不过随着近年来香港乐坛不景气,越来越多唱片公司明白到光靠外貌不靠实力是不行的,所以由去年开始已经有一批靠实力的唱作新人开始浮出水面,例如王苑之、卫兰、应昌佑、张继聪、冯颖琪和贾立怡等,这批新人基本都具备着良好的素质,在音乐上更是可造之才。其中不少新人的唱片销售成绩还优于当红偶像,造成了目前香港掀起了一股向偶像说再见的旋风。

创作出身 王菀之从幕后走到台前实力表现曾经为张学友、许志安、郑秀文和薛凯琪等创作音乐  王菀之是今年环球唱片力推的新人,王菀之以前在环球音乐任幕后制作,曾经为张学友、许志安、郑秀文和薛凯琪等创作音乐,今年被唱片公司发掘从幕后走到幕前。

  在新出道的众多新人中,王菀之觉得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日常生活喜怒哀乐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在音乐中。王菀之形容自己感性且爱想象,一本书、一部戏、窗外的风景,都会触动她的创作神经,而加拿大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生活节奏也影响了她的作品,“我的喜怒哀乐,全部都写在旋律里。在加拿大,生活环境简单些,我写的歌也轻松一些,如《恋上你的床》的轻快就是我期待出海的感觉;回到香港,经常要顾及市场口味,所以写的歌旋律变化多了,例容祖儿的《呼天不应》。”至于王菀之刚推出的首张全唱作个人专辑,她说里面收录的都是她最自然流露的作品。”

  对于最近乐坛涌现出大批的唱作歌手,王菀之就认为很正常,“我觉得这是一个乐坛的循环,偶像派歌手不可能永远垄断乐坛,乐迷始终是追求新鲜感的,或许之前会流行K歌,比较适合偶像派,但可能现在乐坛更喜欢反应本地原创的好音乐,特别是现在许多乐迷都喜欢听一些外国流行音乐,更加造就他们对高素质音乐的需求,这就给了一个机会我们唱作歌手,其实这对乐坛来说都是健康的。”她还认为唱作歌手在乐坛的空间需要自己创作出来,“大家一定要凭真诚去做音乐,这才会得到整个乐坛的认同,所以没需要考虑太多,目的很明确。”

童星出身 张继聪 偶像实力应各占一半实力表现学戏剧表演出身,曾为周渝民、陈奕迅、郑秀文、陈小春等作过曲  张继聪20年前已经踏足了娱乐圈,当时只有5岁的他有幸在香港电台招考小演员中脱颖而出,参演过香港电台拍摄的电视短片,后来也拍摄过电影《赤胆情》和《铁血骑警》。

  演艺学院毕业之后,本来是想向影视圈发展,但是感情的挫折令他用音乐来疗伤,因而对音乐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积极学习填词和作曲,准备跻身创作歌手系列,谁料,当经理人向唱片公司推介的时候,对方就以一句“他没有偶像元素”来拒绝,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等待机会推出专辑。幸好张继聪有一把很好的嗓子,能够胜任许多配音的工作,除此之外,他也曾为周渝民、陈奕迅、郑秀文、陈小春等作过曲,这一切令他熬过来了。

  今年他终于获唱片公司相中,在本月初推出首张唱片《To Be or NotToBe》,目前反应良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看公司现在的面色这张唱片卖得应该还不错。”总算完了他的一个心愿。由于自己是学戏剧表演出身的,所以张继聪表示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戏剧与音乐结合,“这张唱片很多首歌都是与戏剧有关的,例如主打歌《ToBeor NotToBe》就是借用了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中经典的台词,指的就是‘面对’与‘放弃’,其实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很多这样的选择,包括自己之前几年坚持做音乐的时候,这个问题经常困扰自己,这次算是唱出了心声。”

  对于今年乐坛涌现的大批的唱作新人,他认为是乐坛转型的结果,“乐坛是不停转变的,它永远都需要有一些新的声音,近年来唱片市道不断萎缩,其实对实力派还是偶像派都是一个打击,在唱片利润微乎其微的情况下,目前唱片公司会多做一些音乐演出,这就需要有一批有实力的歌手出来。”

  张继聪也认为目前乐坛留给他们唱作歌手的空间是很大的,“今年的环境已经好了很多,更多的人会懂得尊重我们唱作人,其实一个健康的乐坛,偶像派与实力派应该各占一半的比例,例如像上世纪80、90年代,乐坛健康发展的时候,香港乐坛就算是实力歌手也分很多种类型,例如陈百强与林子祥就是两种不同的实力派歌手。”?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