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届全国书市初显出版界趋向理性

17日,第十五届全国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进行了首日预展。在抢眼畅销书和名家名作普遍缺席的情形下,各出版社重整出版思路、挖掘自身优势的理性思维动向反而格外引人关注。以理性、复古应对前些年经历了“强烈刺激”的读者胃口,似乎已成为多家出版社不约而同的策略。 

    青春文学转型成定型
    去年以来,评论家和读者反思青春文学创作趋势渐热。尤其是今年年初畅销青春文学的“生产基地”《萌芽》杂志社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研讨会上,明确对青春文学提出过于炫耀技巧、内容单薄、一味追求残酷、悲伤的批评后,强调阳光、唯美的青春文学作品和作者逐渐成为了文学界、出版界力荐的对象。竹林、管燕草、饶雪漫等人推出的最新青春小说纷纷大打古典纯情牌。 

    在大规模反思青春文学创作后的首次全国性书展上,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出版社张贴海报、举办签售活动重点宣传的青春文学都在设计“唯美”和“积极”两个词汇,往届书市频频出现的“残酷青春”、“反叛另类”等字眼,几乎完全不见踪影。 

    出版界著名的畅销书制造者金丽红、黎波本届书市力推的即为有“青春文学教父”之称的曹文轩的新作《天瓢》。他的另一部新作《青铜葵花》,也被江苏少儿出版社作为重点图书推出。《天瓢》与《青铜葵花》均强调古典浪漫主义,追求唯美氛围。曹文轩认为,以往青春文学创作过于追求所谓思想性,导致不精致、空洞,他想用自己的作品证明,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此外,浙江文艺出版社、青岛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也纷纷为本社青春文学印上纯美的标签。 

    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打出了“阴柔另类渐成旧风景,阳光诙谐演绎新青春”的招牌,该社推出的新作《我爱跆拳道》、《恋爱中的猪与猫》均加入了热血、阳光、激情、诙谐、搞笑等男性喜爱的元素,力图在青春文学过于阴柔女性化气味过浓的现状下试探一条新途。福建少儿出版社同样在尝试“幽默”牌,本次书市的重点推出是一套以“幽默校园”为主题的青春小说。 

    地方出版社偏锋入市
    随着我国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名家新作以及其他重要出版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家势力雄厚的大型、中央级出版社手中,地方出版社、小社倍感压力沉重。然而本届书市,处于弱势地位的多家地方出版社显示了新的出版思路:深挖优势资源,另僻蹊径打造畅销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出版业“大洗牌”后从冲动到理智的倾向。许多地方社领悟到,依据历史文化背景、地方特色深度挖掘优势,将之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这才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寻求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的合理途径。 

    浙江人民出版社是这方面的先行者。该社前些年曾经利用该省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出版了《大败局》、《海尔中国造》等财经类畅销书,大获成功,今年书市依然根据以往思路,推出《市场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国际贸易》等原创财经图书。 

    而湖南人民出版社也一改以往拘泥于革命历史图书、革命领袖传记的传统思维,在这次书市中推出一套“中国领导人说服艺术丛书”。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说服与攻心之道,既和湖南作为革命胜地的特色相关,又符合“励志”这一大众阅读特质,拥有独特的竞争力。 

    上海文化出版社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下属的一家规模较小的出版社。本届书市上,该社的“生活工场系列”吸引了众多订货商的眼光。该社社长陈鸣华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小社,最重要的是定位准确。上海这一国际性的时尚之都,理应是生活类图书的主要产地,但这块领域却长期受到本地出版社冷落。文化社这次推出的“生活工场”包括记录了法国十大酒区的39个著名酒庄沧桑历史的《法国酒庄》,传授食疗美容经验的《蔬菜革命》、《水果约会》以及《远离亚健康的自然疗法》等保健图书,率先开始填补这块空白。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