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网络的大众性与浩瀚性,使得网络文学成为了传统出版的组稿资源;网络的流行性也给作者提供了一个便利快捷的投稿渠道。对于出版社来说,从网络上发现的作者,更具培养潜力,且网上发表的作品倘若能够引起网民兴趣,出版时势必将规避相当的风险。对于众多爱好写作的人而言,通过互联网发表作品引起出版社关注,确实省去了以往的漫长等待,成为了最为简捷的成名方式。
除了最近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碎脸》之外,世纪出版集团也出过不少来自于网络的文学作品。
大致算一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出过罗森的《风姿物语No.1》、《风姿物语No.2》; 慕容引刀的《朋友刀刀》; 何员外的《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何乐不为》; 六六的《王贵与安娜》; 阿耐的《食荤者》; 管燕草的《偷窥男女的双重自白》; 连谏的《口香糖男人》、《暗伤》; 慕北的《非正式男人》; 赵锋的《胜负手》等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过阑珊的《女人行 男人停》。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过和菜头的《我打不赢爱情》; 耿萧的《四级爱情备忘录》; 莫争的《轮回香》; 宁子的《爱情不哭》; 木每的《我不是生来如此孤单》; 连谏的《一生一次的花开》和《爱情不外卖》; 夕阳断桥的《你不是我的卡萨布兰卡》; 掌心的《海上无花》; 菊开那夜的《有一种疼,微微》; 叶倾城的《住在内衣里》;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过《落日》; 青铮的《风言风语——青春者《诗经》笔记》;
书名众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