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1946年11月4日)

    1945年11月,在由美、英、法、中等41个联合国宪章签字国参加的筹备会上,通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这个组织于1946年11月在巴黎召开第一次大会,并于4日正式成立,简称教科文组织。
    通过增进各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对和平与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教科文组织创始者在《组织法》中规定的崇高使命。为此,它在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广泛地开展了国际合作活动。
    该组织刚成立时,它的活动领域主要在欧洲,为战后重建欧洲的文化教育提供服务。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苏联、东欧国家的加入,打开了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渠道。60年代,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加入该组织,使它跨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新阶段,其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诸如扫盲计划、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等方面的内容。进入70、 80年代,该组织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张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开展全球性的科研活动等等,为此它做了大量工作,其成就有目共睹。截止90年代初,该组织有159个会员国,3个准会员国,其中三分之二是发展中国家,并与500多个非政府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10月,我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9年2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与该组织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主打推荐    《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赵中建/选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技术统计指南》,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主编;田清雯/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5。
深入读本    《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左雅、周南照/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1987.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简讯》,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延伸读本    《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赵中建/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伊朗)S·拉塞克、(罗马尼亚)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1934-1996》,赵中建/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小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莫里斯(Morris,R.)/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