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说千篇一律 2004年校园小说也呈现蓬勃之势,《大四了,可以牵你的手吗?》、《粉红四年》、《理工大风流往事》、《哈哈大学》等一大批小说出现,并在网络和书店同样受到追捧。
同龄人写作,基本一致的生活内容,差不多的叙述方式,使校园小说成为大学校园内自产自销的品种。如80后评论者AT所说,这些作品更多的意义在于对自己大学生活的纪录,很难提到文学的层面上进行评价。而他们的写作方式,在AT看来都是模仿郭敬明的青春写作风格。
大学校园千篇一律的生活,造就了这些小说大同小异的内容和风格。食堂、宿舍、自习室,男生、女生、友谊、爱情、哥们义气……很难看到能对校园生活作出独特阐发和观察的作品,书中的生活往往是浮在表面的,流水账似的那些内容。
但正是因为作者与读者在生活内容上、在精神上的完全一致,反而成了这类小说畅销的重要因素。因为你讲的故事,就像在说我的生活一样。即使只是在大学里自产自销,这个市场也已经是非常广大的了。 畅销书:悬念、恐怖和奇幻 真正体现小说“白日梦”特征的,除了武侠,恐怕就是这些促人心跳的悬念、恐怖、奇幻小说了。作为“礼拜六文学”的延续,这些小说满足了人们在工作压力之余消遣娱乐,“玩心跳”的需要。
《达·芬奇密码》今年的热销,是对悬念小说热的一个良好注解。虽然谈不上多少文学或文化价值,但它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不断解密又不断出现新秘密的叙述,让人欲罢不能。事实上,能够将故事说得好看的小说还是太少。
各大文学网站的恐怖小说点击率往往是很高的。在饭桌上讲鬼故事也成为朋友间互娱的方式。而在今年12月,恐怖小说家们齐集北京小汤山,为悬念恐怖文学正名,并探讨本土恐怖文学的写作方向。书店里,“773系列”等恐怖小说摆满了书架。
来自西方的奇幻文学潮仍然大热,《魔戒》、《哈利波特》、《退魔录》、《魔眼少女佩吉苏》等外来奇幻作品持续热销以外,国内也出现了众多的奇幻文学网站,在精灵、骑士和城堡等意象中、在网游中涌现了一大批本土原创作品。但原创作品目前的影响都还局限于网上,尚未引起出版界的注意。 禁忌色彩小说成大奖热门 作为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今年的布克文学奖给了一本同性恋题材的小说,这是布克奖36年来的第一次。消息一出,全世界报纸都将“同性恋”这一关键词写入了报道的标题。
当然这部小说并非因为写同性恋而得奖。评委主席说它得奖的原因是“写作风格光彩夺目”,并且“深入了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时代的内核”。这实际上是一部透视一个重大时代的小说,年轻的主人公如同于连一般,混入英国的上层社会和政治阶层。
另外,有“激进女性”之称的耶利内克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代表作品《钢琴教师》一出版便引起了颇多争议,甚至在其本国都遭到很多评论家的反对。反对者认为她的性描写过激了,有人说耶利内克的书就是病理学的病历。但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用音乐般的表达,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陈规旧俗的荒谬以及这种枷锁对人施加的压力。”
《钢琴教师》描写了一位知名的钢琴女教师,与爱上她的英俊年轻的男学生之间一场畸形的爱情旅程。女教师由于性观念的另类、病态,终于毁灭了自己。
当然,这些作品的获奖并不是因为其中禁忌性的内容,但是评委会对禁忌性内容的宽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正在走向更大的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