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侦探小说协会会长于洪笙3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国内轻视推理悬念等类型小说的现状愤懑之至。如今,曾一度被遗忘甚至“歧视”的类型小说突然成为众多出版社重点打造的“新宠”和文学界关注的焦点,此番情景想必会令她感慨颇多。
出版界集体推类型小说 从上个月开始,有迹象表明推理悬疑、恐怖、幽默、幻想等类型小说有望成为未来数年内国内出版市场的主流。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0月推出《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首次专门为“类型小说”出版选集;同月,东方出版中心与泰德教育集团联合策划,采用多个作者塑造同一人物、同一品牌的流水线生产式方式推出原创幻想小说《火天车怦怦心跳》系列图书,计划出版100本。
一向以出版高品质图文书著称的大雅文化公司本月也突然变脸高调打造“轻小说”概念,提倡“轻松、轻巧、轻快”的阅读理念,规模经营推理、惊悚、幽默等类型小说。目前,大雅“轻小说”是国内惟一一家在形式上突出类型小说特质的品牌。
记者了解到,这股类型小说出版热潮将在明年愈演愈烈。据悉,贝塔斯曼集团(中国)已将2005年定为“惊悚小说年”,并将在中国集中推出3位当今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惊悚小说作家詹姆士·帕特森、吉利安·霍夫曼和卡林·斯拉夫特。其中“爱伦·坡小说奖得主”詹姆士·帕特森还将来华参加贝塔斯曼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惊悚小说创作讨论会”。以引进《格调》一书掀起“小资阅读风潮”的资深出版人石涛明年也将出版重点放在“悬疑惊悚小说”方面,从美国大规模引进以生物科技、金融犯罪等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强调知识性的系列悬疑小说。
简单消遣功能的回归 针对这股强劲的类型小说热潮,一些出版界专业人士认为,前几年图书市场社科经管类书籍火爆,顺应了商业社会人群求知、自我提高的需要,但同时也加重了职业人士的紧张压力,是为“加压图书”。而类型小说作为“减压图书”,是“加压图书”的必然延伸。
“我们现在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出现了很多困境,长篇小说出版非常热,但能够挣钱很少,这里面发生了生产机制和市场的脱节。”针对出版界这股类型小说热潮,文学评论家王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型小说的创作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创作,对当今小说创作一味地追求私人感、纯艺术是一个纠正,有望成为文学消费最新增长点。
目前被出版社重点包装推出的原创类型小说作者大多来自网上,如大雅公司斥资105万元买断其作品的网络写手老家阁楼等。榕树下文学网站主编路金波认为,网络对文学最大的影响不是在文本上的,而是让文学回到了民间,文学在诞生之初的功能就是供人娱乐消遣的,在我国文学历史上也出现过相当多优秀的类型小说,通俗文学一度繁盛。然而进入新文学时期以来,特别是“文革”之后,文学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学与别的功能,越来越远离它的核心功能。当前类型小说被重新重视,正是一次文学消遣功能的一次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