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规划红线范围的最后确定,对房产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该区域市场更为清晰和完整地呈现在了购房者的面前,而在未来,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颇为独特的楼市板块。
世博会“红线图”最后落定 自上海“申博”成功后,2010年世博会规划的红线范围就成了人们心头的一大悬念。日前,记者从上海世博会网站上了解到,该“红线图”已经有了最后的定论。据了解,世博会场址规划控制范围总面积为6.68平方公里,包括规划红线范围和规划协调范围: 规划红线范围总面积约5.28平方公里,其中浦西1.35平方公里、浦东3.93平方公里; 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
其实在申博期间,上海世博会园区曾有一个规划方案,选址的位置在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北至中山南路高架,南至浦东南路、耀华路,规划控制范围涉及面积5.4平方公里。而目前确定的2010年世博会园区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涉及3个区和6个街道, 但与原来的申博方案相比,红线范围有增有减,园区内的黄浦江岸线长度由6.2公里增至8.3公里。另外,浦钢厂整个厂区及与之犬牙交错的“后滩”地区被纳入规划红线范围,而原范围内部分新建商品房和居住环境较好的高层建筑,则从红线范围中划出,被纳入协调范围; 原红线范围内的部分医院、水厂等公共设施,也将保留,纳入协调范围。
这种调整可以说体现了上海市政府的一种科学务实的态度,比如那些建成不久的高层建筑,居住条件和环境都不错,若全部列入“红线”范围将动迁大量居民。而现在,它们被列入规划协调范围,这样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一个独特房产板块已经形成 从房产投资的角度来说,现在一个独特的房产板块已经真正形成,这就是以前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世博板块”。随着红线范围的最后尘埃落定,大家对于这一区域的房产将会有更为形象和深刻的认识。
从历史经验看,1889年巴黎世博会,水景场地、艾菲尔铁塔的运用为中心城区刮起重建之风; 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展览会设计推动了“文化城市”运动,并刺激了该地湖滨绵长的网络; 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将一个主要港区催生为该市一个热闹的新区。而从上海世博板块的角度来看,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这也为它的后市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独特,比如浦西的那块规划协调区就像是“镶嵌”在世博会的园区之中,对于区域中那些最后被保留下来的楼盘来说,其地理位置的稀缺性可以说是较为少见的。其次是交通极为便利,从轨道交通来看就有M4、M5、M7、M8和L4等5条线路,这在上海整个城区也是很难见到的。另外,未来世博园区将会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城市风貌,这也将使这一地区的环境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未来具有不小的辐射作用 从上海城市的整个格局来看,最为关键的就是世博园区的建设将会在未来形成上海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它将对周边区域产生不小的辐射作用,同时也会给楼市的价格序列带来不小的影响。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看待“世博板块”时,记者认为还是有几点可以留意的。
一是除了规划协调区内的那些楼盘外,像中山南路沿线等相关辐射区域的楼盘也颇值得关注,它们与世博园区的建设同样有着不小的联动作用。
二是目前该区域还只是红线范围的确定,最后的具体规划预计将要到10月后才能揭晓,那么具体到实施时的建筑形态,会对单个楼盘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是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仍将有不少场馆会作为会展、商务设施保留在那里,所以作为一个商务中心区域,其未来的房屋租赁市场将会相当活跃。
四是该板块虽然前景相当不错,但短期内一些楼盘价格升幅较大,另外大体量的建设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此投资者也要多加注意。
最后,记者认为该板块楼盘在上海未来的楼市中仍将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价格走向对其他中心城楼盘会有不小的参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