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毛泽东》精彩片段

  全国新解放区的剿匪作战先后投入了一百五十余万人的兵力,到1953年底胜利结束,共歼灭匪特二百六十余万人,清除了全国人民长期深恶痛绝的种种匪患,彻底挫败了蒋介石为策应“反攻大陆”而在大陆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阴险图谋。
    不过,蒋介石并未就此放弃其“反攻大陆”的企图,甚至扬言:“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成功。”特别当着毛泽东决意出兵援朝之后,蒋介石为了配合美国的侵朝行动,并为“反攻大陆”准备条件,相继或同时采取登陆窜犯袭扰,海上封锁袭扰,对大陆重要目标实施空袭,以及从云南边境回窜袭扰大陆等多种手段,加紧进行破坏活动,企图扰乱新生人民政权的阵脚。
    毛泽东不仅早已摸透了蒋介石的行动规律和思维逻辑,而且总是预先谋定克敌制胜的方略,从而牢牢地把握着斗争的主动权。1949年6月15日,正当蒋介石兵败上海,然却企图继续挣扎之际,毛泽东就在新的政协筹备会议上提醒全国军民充分注意:“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他们还会要互相勾结在一起,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人民。”例如,钻入我们内部进行分化和捣乱,封锁海港;还可能派出一部分兵力袭扰大陆。因此,“决不可因为胜利,而放松对于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们的疯狂的报复阴谋的警惕性”,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粉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的任何一项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同年10月,毛泽东明确指出:未来全国战略重点为广州、上海、天津三个区域。
    事态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料。从1949年冬开始,蒋介石不断出动空军对上海、杭州、南京、徐州、广州等城市实施轰炸破坏。由于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并得到苏联的部分援助,加强了防空力量,先后多次击落来袭的敌机,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空军的空中袭扰。
    及至1951年1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先后多次发出指示,调整军事部署,并确定了“确保重点、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方针,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窜犯袭扰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自1949年秋至1953年7月,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登陆窜犯袭扰的国民党军790余人。在海上,继1951年缴获国民党军船艇二十一艘,击没七艘之后,1953年人民解放军年轻的海军部队在东海先后作战五十二次,击沉国民党军船艇十六艘,缴获二十六艘。在广西云南边境,对于从境外回窜袭扰的国民党军,人民解放军更是严阵以待,如数尽歼。
    1953年,原本是蒋介石择定的“反攻年”,只是由于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不断失利,致使蒋介石不得不手持“反攻”令,隔海望故乡,徒然发出有气无力的哀鸣。
    待到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达成对华半月形包围,因而加紧对台湾的扶植和控制。蒋介石则趁机重弹“反攻大陆”的旧调,并分别在浙江和福建沿海构成以大陈岛和金门岛为中心的防御体系,不时出动海、空力量进行侦察、袭扰,迫使大陆渔民不能出海,商船不能通航。
    为了保卫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毛泽东历来是不信邪、不怕鬼,更不怕“纸老虎”的。他要尽力打破美蒋的军事、政治联合,沉重打击美蒋的反动气焰。为此,1954年7月24日,毛泽东授权人民日报发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重要社论,严正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随即,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浙江省椒江口外的一江山岛。是年底,针对台湾当局同美国政府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毛泽东批准人民解放军从空中、海上对大陈海域的国民党军舰艇实施突击,同时轰炸大陈岛上的军事目标,封锁预定战区,狠狠打击国民党军,以此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这一侵略条约的严正立场。
    1955年1月,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意图,浙东前线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指战员于1月18日胜利解放一江山岛。这时,蒋介石故作姿态,扬言要在大陈岛上与共军再决雌雄,而美国政府却慌忙阻止解放军向大陈岛的进攻行动。两天后,美国政府一面下令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浙东海域,掩护大陈本岛,一面操纵联合国斡旋停火,企图进一步干涉中国内政。毛泽东明察秋毫,看透了美国侵略者的虚弱本质,因而一面由周恩来严正声明,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联合国和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权干涉。一面批准浙东前线于1月30日下令准备攻打大陈岛。
    在朝鲜战场,美国侵略军事实上已经领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力。眼下,面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面对毛泽东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美国侵略者不得不以私下承诺协防金门、马祖,提供空中、海上掩护为条件,迫使蒋介石撤离了大陈岛。人民解放军随之全部解放浙东沿海岛屿。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