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整整一年,郑明明在香港的店里,带领大家埋头苦干,白天做生意,晚上教学生,不看电影、不看电视,谢绝一切应酬,一切从简,每天只限一个半小时处理私事,其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全部花在工作上,真是卧薪尝胆。在无数次超越困难之后,她终于发现了苦难的意义。经过一年多的苦干,她终于还清了银行贷款,手上逐渐有了积累,脸上的阳光驱散了阴影。
“美容教母”谈美容 “美丽是女人的一张通行证,但不少女人舍得买很多漂亮衣服,却不舍得花钱买一盒质量好的护肤品,这是非常本末倒置的观念。”郑明明三句不离本行。“因为衣服随使用次数及潮流变化而更换,但人的一张脸却不能说因为保养不好而放弃。要知道,等你意识到脸部的皮肤出现问题后,通常已很难挽救了,所以适当地护理皮肤是每位爱美女士都不可以忽视的事情。” 作为“美容教母”,郑明明的年龄已经不是秘密,但近距离地看她脸上的肌肤,尤其是眼睛周围的皮肤,真的与她的年龄不成正比── 一点眼袋与黑眼圈都没有,真让人羡慕。说到她对眼部护理的重视,她说每次洗完脸后,她都是第一时间涂眼霜。并介绍她现在用的眼霜是一种既含维生素E,又兼有从深海鱼中提取粘液物质的微粒分子。据专家研究得出,这种成分的细胞结构与人体眼部的细胞结构很相似,所以特别容易被吸收。另外,除了选择好的护理品外,想保持眼部皮肤的美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郑明明是香港公认的家庭事业双丰收女性。“我认为,做好母亲、好太太,是真的女人。我还想告诉大陆的姐妹们,外表美、心灵美、事业美,才是完整的女人。”
理财的最大收获是开心 郑明明这一生中,有两次大的打击。第一次就是雅加达的仓库失火,第二次是在欧洲遗失百万珠宝。 那一次她到欧洲考察,路过荷兰,行色匆匆,只顾考虑工作,一时疏忽把一包价值在百万元以上的首饰遗失了。这一遗失,虽不像印尼失火那样吓人,但可不是个小数目,其中还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饰物,如结婚戒指等,这些珍贵纪念物是无法用金钱来补偿的。 这种失落和精神失衡使郑明明非常懊丧,神不守舍,更何况身边连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她仿佛挣扎不起来了。她躺在床上,在恍惚中听到父亲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不能这样,赶快振作起来!”于是,她从困扰中清醒过来。 事后,郑明明总结经验道,百万元买了个深刻教训,以后出门,再也不带那么多贵重首饰了。一是为此而提心吊胆,二是耗费时间,每天戴哪一样出门都要横挑竖拣。只带一两件饰品,出门倒也爽气,不到十分钟就打扮好了。从潜意识上说,女人有了钱就喜欢买饰品,可有买饰物的钱还不如去买房子、买楼,不但能保值,运气好的话还能大幅升值。更何况,房子又是别人抢不去、偷不走、骗不了的,有多舒心! 1993年,聪明的郑明明开始将置业的目光投向上海。当年,在衡山路41号买下一套公寓,而看中它的原因,除了看好上海的发展外,还有一个就是“离礼拜堂近”。前几年,郑明明又在乌鲁木齐路买了一幢别墅。今年SARS期间,滞留在上海6个星期的郑明明,又以合适的价格买下肇家浜路789号坤阳大厦的两个楼面,开设她在上海的第一家美容学校。如今,这些物业不仅如郑明明所说保值了,或多或少还升了值,听起来颇让人觉得郑明明对此很得意。 不过谈起个人理财来,方知买房子也并非是郑明明后半生的投资方向。“在理财方面,年轻的时候我很大胆,我不顾一切地投资创业;后来我就不那么大胆了;再到近5年,我变得保守起来,以守业为主。往后5年,我要真正地理一下我的财,我准备将30%存进银行,以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20%买入风险不大的基金,以5~10年的长线持有;50%用于炒外汇和蓝筹股,在这方面,我会找一些咨询公司进行咨询,但也不会完全听从。”听起来郑明明对自己的财产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郑明明认为,理财最大的收获不是赚钱,而是愉快的心情。 不仅理财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大女儿陈维蕊已然成为郑明明的接班人,因而郑明明现已开始考虑“退役”后的生活,她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每天穿着旗袍,打扮得光光鲜鲜,像个大家闺秀。说得更形象一些,就是要像张爱玲笔下的名媛淑女一样,重新做回旧上海的名门女子,为了快乐而精致地生活着,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用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