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预言村上春树能获诺贝尔奖

北大毕业,留校任教,出国,然后放弃6万美元年薪回国创业,创立自己的口语教学模式。曾任北京新东方学校常务副校长,集团副总裁、董事长,不久前又转入新的领域,当起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这就是刚过而立之年的王强的人生轨迹。

今年九月,当《王强口语》第二册完成网络课件制作之时,我见到了这位“美语思维”口语教学法的创造人。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对英语教学有独特见解,更是一个标准的书痴,他对预测诺贝尔文学奖似乎独有心得,听他谈书比听他谈英语似乎更享受。

诺贝尔奖预言家学文科的人爱读书似乎也不奇怪,但像王强那样把在国外打工挣的钱和平时省的钱都买了书的人大概不多。而且他买书的特点是“爱上谁,就发誓要搜集他所有的作品。”

而他对自己的读书品位颇有自信,似乎诺贝尔文学奖邀他做编外评委也不为过。

下面听听他预言诺贝尔奖的“狂言”。

王强:1992年我第一次读到君特·格拉斯,读完第一本,我就想把他的书的英文本全都买下来。我当时跟我太太讲:“这个人如果不得诺贝尔,今后任何人得诺贝尔,我都绝对不读了。”1997年还是1998年,太太从美国打来电话:“今天宣布了诺贝尔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君特·格拉斯获奖了。”

还有,当年我发现卡尔·维诺。当时我是在世贸中心打工,读了他一本小说,意大利作家,很奇特,我把他所有作品的英译本都买下来,越读越觉得他要不获诺贝尔奖,这个奖就有问题了。后来我发现,在他去世那年,已经进入了最后评奖阶段,决定那年授奖给他,但他不幸在去哈佛之前就去世了。诺贝尔奖不授予死去的作家。

村上春树虽然暂时没获诺贝尔奖,但在王强眼中是极有潜力的候选人。

王强:日本人中,能获诺贝尔的也就两个人: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

川端康成,要想了解传统的日本生活,只要读他的文集就可以了。其他任何人都可以省略。大江健三郎和渡边淳一都有些名不符实。

而村上,他是惟一一个描写日本现代文明下的现代人的最深刻的作家。读村上,你才知道日本的年轻人,日本文明之下的人的原生态。

他是都市中的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问“人是怎么回事”,村上在用小说回答这个问题。

村上的音乐感非常强。爵士乐影响了他写作的整个基调和节奏。他整个作品的基调都是古典的爵士。一个人在烛光下即兴地弹一个东西,你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什么东西,很琐碎,但是音符非常忧伤,不明快,不简洁,很口罗嗦,但永远无穷无尽,突然一个东西异军突起,你都不知从哪儿来的……

填平学外语思维鸿沟如果有人告诉你,学英语口语的最关键点是要去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记者:王强口语强调的一直是美语思维,我们传统的观念一向认为,学英语学好句型、词汇就够了,和思维有什么关系呢?

王强:我当初编写这个口语教程的时候,一直在想中国人学英语的症结究竟在哪儿?中国人从19世纪开始学英语,学英语的狂热,就一直没断过。中国人语法好,写作还可以,最不能让人恭维的就是口头交流。词汇、语法这些语言素材掌握了,但不知道怎样去用。总是停留在文本英语的层面。

一个关键点就是没有将两种语言的思维鸿沟跨越过去。所以我想帮助中国人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背后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很具体。比如,美国人喜欢往前看,他们认为未来一定会更好。而中国人老是往回看。所以我们老爱谈过去的辉煌,但这对老外没有吸引力。

我的口语教材核心就是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量化成几个技能,来填平中国人思维和美国人思维的一个沟。

和李阳在电视上过招记者:您的教学法里说要培养六种技能,其中有一种是猜测技能,猜测能力还需要培养吗?

王强:学外语确实需要培养猜测能力,中国人常常碰到生单词就卡壳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商小贩他们的英文的有效让你吃惊的原因。我到了兵马俑,我就感到,他们真的很厉害,不一定每句都能懂,但老外的一个眼神,一个指向,他就能知道他要什么。看了他的期待度,他就能知道该提价还是减价。这就是猜测能力。

记者:对其他英语教学法您有什么评价?

王强:我曾经在电视上和李阳做过交锋。我就讲,你告诉大家说“我不怕说英语”,那你见到美国人就跟他说“我不怕说英语”就行了吗,他不当你是疯子才怪呢。他解决了中国人怕开口的问题,但开口之后怎么办?

凤凰卫视吴大维的节目是我欣赏的。电视英语节目要做得好,难在创意,既要懂外语教学,又要熟悉媒体。我的一个梦想就是做一档非常精彩的英语节目。

现在在电视台做“谁在说”主持人也是为了熟悉媒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