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歌手不想当歌星,潘若一当然也不例外。然而从1993年到现在,在酒店、酒吧、宾馆当了10年的专职歌手,潘若一却依旧一如既往的平凡。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梦想是开一家经纪人公司,为像她这样的专职歌手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潘若一出生在音乐世家,爸爸曾经是南京音乐学院的教授,妹妹过去也是一名自由歌手,而弟弟则是自由DJ,专门给歌手录音。她至今仍旧引以为豪的经历是自己在15岁那年,和爸爸、妹妹组成的家庭联队在上海的卡西欧大奖赛中,仅以1分之差落败于巫慧敏获得第二名。这种对音乐的热爱,或许是她在中专毕业第二年就选择做自由歌手的根本原因。
初做歌手,出场费只有7元 10年的自由歌手之路走过来并不容易。“刚辞职准备做歌手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梦想,但又常常力不从心。那时唱歌的谈好的出场费只有8元,在结账的时候又被无情地压到7元,而且作为生手,还要经常面对乐队同行的奚落。”性格文静的潘若一说起过去的经历,仍然有些动容,但好在每月200多元的低收入并没有让潘若一失去努力的勇气。而思想开明的爸爸为了培养她的自信和勇气,也开始鼓励她到外地去唱歌,“我去的是温州,在温州大厦唱了一个月之后,我的嗓音不抖了,上台时也更自信了。” 幸运的是,潘若一回到上海之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使她得以到北京路上的钢琴酒吧唱歌,她的歌手之路也借此机会踏上一个台阶,出场费的增加让她的生活有了更大的保障。1995年,潘若一和妹妹再次参加上海卡西欧大奖赛并捧回了金奖,但纷纷扬扬的宣传过后,她和妹妹的生活依旧归于平静,她们再次与成名机会擦肩而过。 想录一张自己的专辑做纪念 在上海,酒吧歌手是一个特殊的圈子。这群介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自由人,在夜幕初上的时候提供给都市人慰藉心灵的音乐,但他们跟一家娱乐场所签约的时间很少超过3个月。“其中有很多矛盾,有和乐队之间的矛盾,和酒店之间的矛盾,也有和客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吃哪一碗饭都不容易。”潘若一告诉记者。在这个圈子有各式各样的诱惑也有种种的冲突,见多不怪的潘若一已经懂得了怎样保护自己。同样做歌手的妹妹不久前嫁给了一个瑞士人做起了专职太太,这似乎也是酒吧女歌手最常见的出路。但年近30岁的潘若一还是选择和自己相恋8年的男友结婚,在酒吧唱歌仍然是她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我喜欢这个职业。晚上唱歌赚钱,白天听音乐做家务,这种纯粹的自然的生活让我迷恋,收入低一些也无所谓。”按照潘若一自己说出的数字,她的收入维持在4000元上下,每个晚上工作两个小时,周五5个小时,周六、周日工作四个小时,她的工作地点主要是上海一些知名饭店,如扬子江饭店、西郊宾馆等等。 但她的愿望却不止如此,她希望能够录一张自己的专辑,就算给自己十年的歌手之路留作纪念。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优势也正一点点逝去,但好在她在这个圈子里发现了一些商业机会,她努力通过创业的方式来给未来一个保障。正在筹办的经纪人公司耗费了她很多心血,但她觉得充实。 点评:酒吧歌手是典型的“青春饭”职业,收入不稳定和未来无法预期是这个职业最典型的特点,但潘若一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转型。 致胜策略:热爱职业,追求梦想;随遇而安,甘于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