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自由职业者应该警惕行业风险 解决了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自由职业者在享受个性的同时还能拿到相当可观的工作收入,的确值得羡慕。然而,正如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自由职业者所提到的,自由职业作为一种从业方式,随着“自由”而来的风险也值得警惕。 1、工作时间无规律,工作收入具有不可确定性 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自由职业者都承认,自由职业的收入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旺季的时候忙得焦头烂额当然也收入不菲,但逢到淡季,有时可能连基本的生活支出都无法负担。因此成熟的自由职业者,应该是一个自律而实际的人,更应当是一个理财好手。 2、容易忽视社会保障,对未来缺乏合理的财务规划 尽管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把自由职业者列入施保范围,但实际上,能够意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并自觉到所在街道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的人却为数不多。他们大多自恃年轻,并没有意识到医保对自己的意义,养老也更显得有些遥不可及,从而对未来缺乏合理的财务规划。投资意识也较为淡薄。 3、忽略自我资产增值 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与经营一家企业甚是相似,只不过你所有的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甚至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你个人。从一笔生意的洽谈到后来的合作直至最后结账成功,每一步都是自己亲力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的失误都会对你的下一笔生意产生影响。因此自由职业者不断充实自己促使自我资产的增值至关重要,当然,这种增值也包括身体健康。 4、缺乏自我保护,劳务收入被拖欠甚至无法收回 无论是自由撰稿人、歌手还是翻译以及图片摄影,当作为一个个体为某个机构或组织提供服务时,都面临劳务收入被拖欠甚至无法收回的风险。当面临这种风险时,很多自由职业者会自认倒霉或拒绝继续合作以示抗议,但人力专家认为,这些都不是自由职业者自我保护的最佳策略。为自己所提供的服务制订一份详尽的合同,合同规定自己义务给对方信任感,同时也规定对方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也正因为自由职业者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再加上中国目前的财务体制使得一些大额劳务费无法现金支出,在目前,许多自由职业者都不是纯粹的“打散工”,而是更灵活地采取从业方式。比如,自由职业者可以找一家挂靠单位进行账务往来,每月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或者到街道或地区科技孵化基地注册一家公司,这些地方提供的虚拟办公可以省去一系列烦琐手续和租金、人工等大项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