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纪集团译文版的《发现之旅》丛书之一的《莫扎特——乐神的爱子》,我不由想起本市高级口译的笔试题中有一句话:“这恰如我们虽然看得懂莫扎特乐曲的总谱,而照样能同它的主旋律产生共鸣,击节称赞。”与贝多芬一样,全世界每分钟都有地方在播送他的音乐,演奏他的作品。这个从小被誉为“音乐神童”的世界级音乐家,甚至使爱因斯坦对“死亡意味着什么?”作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是:“死亡就是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啦!”由此可见其作品感人之深。然而,有些考生由于不谙其人其事,自然难以确切译出句子的含义。由此,建议不妨读《莫扎特》,最好伴之听莫扎特的音乐,就会深觉全书形散神聚,意蕴丰盈;文笔璀璨,妙语赛珠,糅哲理和诗趣于一体,既对莫扎特有更完美的透视与领悟,又简直就是一种高雅无比的文艺欣赏。 当然,我深知青年音乐爱好者最钟情的是读丛书《摇滚年代》,一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诸如“猫王”、“黑人节奏布鲁斯”、“摇滚乐”……简直一个词就可引出一个动人的故事。难怪,一位时尚杂志的青年女记者在这套丛书中独独看中这本书。然而,记得前两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音乐会演奏巴赫的作品。这个具有惊人的天才、又有平常人的朴实刻苦的音乐家,与他同时代的人只把他看作是才华横溢的管风琴师,后人又将他遗忘近一个世纪,故不仅青年人,以致我们的中老年人也对他知之不多。由此,很有必要读一下该丛书的“巴赫——世人称颂的乐长”,以“补课”。该书描述了他完全为音乐奉献的一生,这是在历史上留下神圣超凡的一生。歌德讲过一句关于巴赫的音乐的惊人妙语:“这正是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与自己的交谈。”这句话颇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读该书即可使你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仙乐飘飘处处闻。 总之,上述“音乐之声”将使一般人为此而着迷,而使乐迷兴许会着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