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江南文化研究(第7辑)》出版



《江南文化研究(第7辑)》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6月出版
98.00元
978-7-5732-1244-3


目录
  江南文学与艺术

  晚清浙江词人十家述论 / 马大勇(3)

  王韬《扶桑游记》成书考 / 潘德宝(27)

  论陆游与南宋士大夫的尚武精神 / 邰贯虹、欧明俊(43)

  变调与新声:董元恺山水词论略 / 郭树辰、陈玉兰(64)

  江南学术与文献

  王韬晚年主纂《洋务辑要》始末 / 田晓春(81)

  从《格致书院课艺》看王韬的经世思想 / 赵海菱(93)

  “道在人伦”的谱系:王韬《原道》笺记 / 马里扬(103)

  永康历代县志纂修考述 / 胡德伟(117)

  论王韬《春秋左氏传集释》中的政治改革思想及其意义 / 方姝(135)

  江南城市与社会

  徽商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意义 / 熊月之(151)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韬对江南战事和时局的思索 / 戴鞍钢(161)

  江南运河与江南城市的互动共生 / 王明德(170)

  明清民国时期浙江的蓝靛业 / 申屠青松(184)

  明代永嘉场士大夫群体与温州城市文化特质 / 吴龙灿、卜菲(208)

  醎鹾渍国:元代浙东盐政之弊与海防的崩溃 / 姚建根、王海英(223)

  江南形象与传播

  王韬与晚清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的终结 / 段怀清(239)

  《江南文化研究》征稿启事(255)

  《江南文化研究》撰稿格式(257)


征稿启事
  《江南文化研究》是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创办的学术集刊,是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以弘扬和传播江南文化为己任,倾力拓展江南文化研究领域,集中呈现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创新平台。截至2023年底,已出版6辑。自2024年起,本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每年两辑,分别于6月、12月出版。

  本刊设有江南文学与艺术、江南学术与文献、江南城市与社会、江南形象与传播等专栏。既欢迎视野通达、严谨扎实的研究成果,也欢迎研精覃思、辨章学术的专业书评。

  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一、来稿请使用简体字,并提供Word和Pdf两种文档。

  二、本刊发表中文稿件,单篇文章字数以不超过15000字为宜。

  三、来稿请附内容提要(350字以内)、关键词(3—5个)及作者简介,包含姓名、单位、职称、主要研究领域、联系方式等信息。

  四、来稿请勿多投,三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未录用稿件,恕不一一回复。

  五、本刊所发论文,重视原创,若涉及知识产权诸问题,应由作者本人负责。

  六、本刊拥有以数字化方式发行、编辑、传播所刊发文章的权利,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七、来稿刊载后,未经编辑委员会书面同意,请勿在他处发表。

  八、来稿请用电邮附件形式发送至编辑部邮箱:jnwhyj@zjnu.cn。

撰稿格式
  一、文稿包括三部分:本文、内容提要(350字以内)及关键词(3—5个)。

  二、请提供简体字文本,自左至右横排书写。正文(5号字)、注释使用宋体字,独立引文使用仿宋体字,全文1.5倍行距。

  三、独立引文整体向右缩进2格。

  四、请用新式标点。并列书名号之间不加顿号,如有括注等,则均需加顿号;并列引号之间不加顿号。

  五、各章节下使用序号,请依“一、”“(一)”“1.”“(1)”等序表示,文中举例的数字标号统一用(1)(2)(3)等。

  六、注释请一律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注码使用带圈字符格式,如①②③等。

  七、引用专书或论文,请依下列格式: 

  (一)专书

  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0页。

  2.(唐)刘知幾撰,张振珮笺注:《史通笺注》,中华书局,2022年,第300页。

  3.(清)王韬著,陈玉兰辑校:《弢园尺牍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200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一二〇,中华书局,1976年,第2955页。

  5.(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五,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6.[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9—90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