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东方欲晓——新民主主义革命记忆》重磅推出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刻的思想启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使上海在长时期内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而今时代变迁,但红色精神永恒,我们追溯这段记忆,具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意义。

  2024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重磅推出由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徐未晚主编的《东方欲晓——新民主主义革命记忆》一书,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东方欲晓——新民主主义革命记忆》
上海市档案馆 编
徐未晚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序言

上海市档案局局长、上海市档案馆馆长

徐未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上海开篇。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中共中央长期驻扎于此,党的第一座中央级秘密档案库“中央文库”也在此建立。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这里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苦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上海档案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依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以发布档案、举办展陈、汇编史料、出版书刊、拍摄视频、组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红色档案文化精品。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东方欲晓——新民主主义革命记忆》一书。全书收录六十八篇文章,精选自上海市档案局(馆)主办、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杂志《档案春秋》的历年刊载,是以图书形式将优秀力作结集整理,二次传播的又一红色文化成果,在出版体例上,与本馆两年前编辑出版的《换了人间——共和国记忆》一书形成系列。

  全书分“忆人”“叙事”“说物”三册,内容主要聚焦建党时期和中共中央在沪期间,追忆建党先驱、体现先烈的情感世界、展现革命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反映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其中吸收了不少近年党史研究的新成果,归集了部分亲见、亲闻、亲历者的回忆记录,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全书选配图片近三百幅,图文并茂,以人示范、以事寄情、以物证史,助力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厚植人民心中。

  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未来我们将立足专业,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档案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尽力为读者奉献更多的红色档案编研读物。

目录
  序 2

  上篇 1

  导言/熊月之 3

  李大钊与陈独秀的交往情谊/齐卫平 陶佳宁 7

  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珍贵影像发现记/翁海勤 23

  传播红色火种:俞秀松的上海往事/徐光寿 徐 敭 27

  望道先生的望慕之道—专访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教授/陈振新(口述) 昂俞暄(采访整理) 40

  最早辞世的中共一大代表—追忆我的父亲王尽美/王 杰(口述) 张晶晶(整理) 55

  王会悟: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孔海珠 61

  俄罗斯专家揭秘中共一大“神秘外宾”/[俄]卡尔图诺娃(文) 李佳威 田 聿(编译) 78

  20世纪30年代:刘少奇的上海岁月/容 子 87

  提篮桥监狱中的吴亮平/徐家俊 95

  从上海共舞台到南京雨花台—记肖万才、曹顺标烈士/经盛鸿 101

  全民族抗战时期活跃在上海保险业的中共地下党/万立明 110

  李白:牺牲在黎明之前/吴基民 116

  妻子心中的王孝和/忻玉英(口述) 昂俞暄(整理) 123

  母亲向顷在狱中/王 岳 135

  陈独秀的上海往事/徐光寿 148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上海往事/徐光寿 徐 敭 163

  方志敏的上海缘/陈家鹦 176

  《觉醒年代》里的一对“英”“雄”夫妻/徐光寿 187

  “珍贵党史资料守护者”张人亚的革命生涯/曹春荣 197

  从“五四”新青年到秘密交通员/龚伊红(口述) 臧庆祝 潘仲彦 李清瑶(整理) 209

  我的地下交通岁月/薛蔚芳(口述) 王坚忍 陈献珠(整理) 222

  战斗在生活书店的共产党人/郭静雯 231

  隐姓埋名的地下工作者(上)/庄稼婴 242

  隐姓埋名的地下工作者(下)/庄稼婴 252

  周小燕:父亲早已倾向共产党/楼伊菁 259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