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好书·月榜丨《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躺平还是996?当“佛系”维京人来到“内卷”美国

  就税收而言,雇主赞助的医疗保健是美国税法中最大的税收减免之一。因此,这其实是一项非常低效的社会政策,因为这项政策给了最高薪和那些有保险计划的人群最大的减免,而那些收入较低或雇主不提供医疗保险的人群,实际上却是一无所获。

  奥巴马医改努力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为在交易所购买的保险来提供税收补贴。但是,这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做法。除此之外,一个人在同一家公司干上30年,这样的就业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员工每次换工作,都必须重新调整他们的保险计划,还可能要更换医生和关系网。这不仅对个人来说负担很重,对私营公司来说负担也很大,私营公司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创造有利可图的业务,而不是安排员工的医疗保健。

  Q:如果您在纽约地铁上看到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可能是个有精神疾病的人),就会明白“在美国,你真的还是得靠自己”。这会让你去审视,那些表面上富有且安稳的人,到底有多少是靠着继承过来的财产生活。在其他工业化国家,你可能从未见过这么不平等的现象。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里,收入最高的1%的人获得了这个国家90%以上的财富,而这个国家的其他人则面临困境。人们经常提到的原因是全球化、自由贸易和管制放松,但您却说那些国家成功是因为它们把人力资本的健康放在首位。

  A:人们常常认为全球化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赢家和输家,人们对此也无能为力的。但如果你看到美国这样一些国家的生活质量,会发现这里的人们都有相同的问题。他们需要教育、医疗、职业和财务稳定。

  技术进步的同时,上百万工作岗位从低教育人群转移到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手中,政府必须拿出解决办法,帮助那些失业的人重新谋生。美国正在努力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服务所有人的社会。所有支持自由贸易并希望拥有自由的美国人——他们真的应该支持北欧的模式,在那里,个人可以通过政府而不是私人企业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

  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北欧国家对欧盟的支持有所上升。总的来说,北欧工人往往比美国工人更支持自由贸易。当然,北欧国家也有一些担忧,但我认为,北欧公民觉得他们仍然可以获得基本的服务和再培训,他们的孩子仍然有机会比他们的父母做得更好,但在美国,工人们觉得全球化的赢家要以抛弃其他国家为代价,而其他国家则必须反击,导致历史倒退,停止自由贸易。这会使美国处于竞争劣势。

  Q:如您所说,美国这个国家“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这也让美国在人类能想象到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您说您相信美国商业和经济上的成功可以与欧洲邻国的经验相结合,为美国公民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富足的世界。那您觉得我们正在往那个方向前进吗?

  A: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尽管我们这次对话表现出很明显的两极化,但我也在谈话方向上看到了很多积极的迹象。我看到许多支持北欧式政策的对话和倡议,比如可负担的日托、学费和全民医疗卫生。现在还有很多关于带薪育儿假的讨论,前景其实还不错。

  在这些领域中,许多州和城市已经开始采取自己的行动,像加利福尼亚和纽约就已经走在了前面。当然,我明白在国家层面制定这样的政策会比较复杂。但我还是希望世界最强的美国能让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最高质量的生活。

相关荐读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
[芬]阿努·帕塔宁 著
江琬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阿努·帕塔宁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说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解,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北欧生活方式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

作者简介
  阿努·帕塔宁(Anu Partanen),1975年生,芬兰记者、专栏作家,曾经做过教师和广播评论员。她从2008年到美国生活, 2009年通过斯坦福大学的创新新闻奖学金成为《财富》杂志的客座记者,并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财富杂志》和芬兰的主流出版物撰稿,同时也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频道的定期广播评论员。在纽约生活了十年之后,她与美国丈夫、孩子一起搬回了芬兰。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