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说这一切只是虚构,我的基本观点就是错误的。那么你就得证明为何摧毁树林之类的事情本身是错的。但为什么是错的呢?答案必然会是我们没有权利去毁坏地球、自然栖息地之类的原则。
这类论证总是让我们陷入极端的两难。如果我们认为失去栖息地之类的事情本身就是错的,那么我们只会得出一个怪异的结论,那就是自然本身出了问题。因为生物栖息地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完全改变,物种也会灭绝。比如,从古到今有99.99%的物种都已绝种。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状况如果是自然发生的,那么没什么好怪罪的,但如果是因为我们使之加速,或因为我们改变了自然过程,那就不对了。这样的观点实在荒谬。首先,我们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改变环境的方式,就跟其他物种一样自然。其他物种确实可能完全改变环境,例如蝗虫,它们可以让上万平方公里的植被变成荒芜一片。
要说人类与其他物种所造成的改变实属不同,其实完全说不通,因为归根结底,万物都在演化,终将趋于均衡。如果这就是事实,那么我们无法加以改变。不管我们做了什么,自然总是会找出适应的方式。它或许会以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来适应,甚至可能让我们灭绝,不过在此受到伤害的,并不是自然,而是我们人类。
就算我们能够接受把人类与自然截然分开,那为何我们可以接受自然自身的变迁,却无法接受人为的变迁?造成变迁的原因其实无关宏旨;真正重要的是变迁究竟是好是坏,而我们根本无从判定这些改变对地球而言到底是好是坏。这个星球就只是存在着,早在数万亿年前人类尚未出现之时,这颗星球就没有生命相伴而存在着,而且当我们灭绝之后还可能继续存在数亿年以上。“我们有能力伤害地球”的想法,其实是一种傲慢。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由于没有意识,所以地球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看法),我们充其量不过是在比我们庞大得多且其历史超乎我们理解的东西上,短暂发生的骚动而已。自然并不在乎我们对它做了什么,因为它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感觉,就算它有,它也根本不在乎。
谁的环境? 我在之前已经论证过,把环境问题当成人类对地球造成伤害的问题来看待,实在是大错特错。这种错误可能会带来实践与道德上的严重后果。偏袒环境胜过居住其间的人类同胞,是极为不道德的。在面对转基因作物、核能电厂、全球变暖与臭氧层破坏之类的议题时,若觉得自然该受到保护,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有知觉和感情的生命,尤其是人类,会如何受到冲击?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中,其实正在蒙受苦难的并不是地球,而是那些因为洪水泛滥、无水可用或遍地饥荒而受苦的人们。如果我们认为植物要比人类来得重要,那么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们必须保护的并不是环境本身,而是我们人类的环境。真正重要的,乃是让地球适合人类居住。虽然为了自然本身而尊重自然似乎有其价值,但实际上,它可能会让我们误入歧途。
【本文摘自《你身边的伦理学:20个大问题》,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

《你身边的伦理学:20个大问题》 [法]朱利安·巴吉尼 著 李尚远 译 定价:56.00 元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
站队?道德绑架?杠精?带节奏?在社交网络中你是否看见过这些词语引发的骂战?无论是攻击还是被攻击的人,缺乏的都是思辨和说理的能力。朱利安·纳吉尼从二十个身边话题出发,把问题掰开揉碎以后,你会发现是非善恶绝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世界上没有绝然的道德判断,做一个拒绝站队的话题参与者,做一个以理服人的君子,应该先从身边的伦理思辨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