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账单反映了四十年来新画家的经济价值和增值幅度。2000年时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轻人让陈佩秋老师写100幅对联,每幅1500元,100幅15万元。陈老师写好后,年轻人一直没有去拿,事情反映到我这里,我想我们和陈老师的合作一直很好,而且1500元是低估的,于是我们就付钱买下来了,这些对联价格后来一路上升。还有一件事,1972年尼克松到中国访问,中国送他大熊猫,朵云轩张老师画了一幅熊猫画,装框挂在楼梯口作为布置画,一个美国人来店看到后要买这幅画,但当时不能卖,就开价300元,这个价格是超高的,想把他吓跑就算了,没有想到这位美国人真的买走了。这把我们吓了一跳,新画可以卖300元。这证明我们当时是不看好新画的。我在朵云轩时认识香港王良福先生,现在估计有90多岁了。他专买大陆的新画,集中买了上海林风眠、陆俨少两位的画,其次是程十发、关良、王个簃等的画。王先生很有眼光,这些新画让他赚了不少钱。八九十年代,很多知名画家到香港、新加坡和台北办画展,大批优质价低的作品沉淀在当地,一部分后来大涨还返销内地,如香港集古斋就办过大陆400多个新画家的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