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读了原著,并数次修改译稿。在写作译序的过程中,也将此书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译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阅读经验。这本书可以从头读到尾,充分理解作者写本书的初衷、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对材料的综合研究;也可以采用主题拆解的方法阅读,比如单独关注石器技术、狩猎行为、遗址的分布与社会组织等方面,也可以关注在每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场所、节奏、地区,再如亲密网络、效用网络、扩展网络和整体网络;甚至还可以倒着读,第八章是全书的综述,有了框架之后再去读每章会感到轻松一些,从我们更为熟悉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读起向早期追溯,这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的理解过程。此书可谓博大精深、内外兼修,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知识,在第七章还可以得到原始宗教的体验,聆听黏土雕塑在火中发出的嘶嘶声、呼噜声和啪啪的爆裂声,想象彼时彼地正在进行的仪式。
本书的翻译由陈胜前与张萌共同完成。陈胜前负责前言与前五章的翻译,张萌负责后三章及图表、笔记和索引的翻译,也誊抄、订正了参考文献。本书出现的几处法文引用由张萌翻译成英文,由斯特劳斯教授订正后再译成中文;关于!Kung/Zhu/Ju/'hoansi的问题请教了罗伯特·希契科克(Robert Hitchcock)教授,关于题献页背后的故事请教了斯特劳斯教授。陈胜前阅读并订正了全书的文稿,张萌负责了文字校对工作。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学系的谢礼晔女士对全文对进行了校译,她的学生郭思韵通读了部分章节,提出了宝贵建议,在此谨致最诚挚的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贾利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本书翻译很不容易,作者文风晦涩,加上细节众多,不可避免存在翻译上的失误,希望读者谅解,并提出订正意见。如果有兴趣,敬请参加“穴居的猎人”和“厚骨薄金”新浪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的讨论!
张萌 陈胜前 2020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