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们已经进入在小学高年级课程上学习整理收纳的时代了。但是,一到10岁左右,孩子的生活习惯就已成形,要想改变孩子“不会整理”的习惯并非易事。
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觉得:“整理=麻烦、费劲,做不好还会被骂,所以干脆别做了。”在孩子有这种想法之前,也就是在他们还未形成定性思维、想法还能被纠正的幼儿时期,让他们逐渐建立起“整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整理,或者是把东西放回原位会让心情变好”的认知十分重要。
孩子一旦掌握了如何挑选所需物、如何衡量玩具数量、如何整理归纳的技巧,不仅收拾速度会肉眼可见地提高,就连面部表情也会变得越来越开朗。
另外,孩子在看着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的样子后,再要自己整理玩具时就会变得跃跃欲试。每次孩子们把房间整理完毕,我都会看到孩子们欢呼着“我自己也能收拾得这么整洁了”的雀跃身影。每当这种时候,我也会感到非常幸福。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本书将为大家介绍整理收纳的结构组织和思维方式。
这本书是我在认真思考了如何让孩子主动去做整理后,运用自己担任保育员时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以我的孩子为例的育儿实践经验所得出的“让家长和孩子都能笑容满面享受整理过程的整理技巧”。希望大家都能试试这些方法。
另外,本书不仅提到了“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的方法”,同时也回答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孩子在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等问题。如果这本书能为您和孩子的沟通带来启发,那将是我的荣幸。
在还没养成整理习惯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这时不要让他们一口气铆足劲使整个房间大变样,要和孩子一起积累小的成功经验。这样一来的话,孩子一定能够独立做好整理收纳。
期望通过从幼儿时期开始进行的“整理教育”,培养孩子未来在成长道路上“选择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东西”的能力。
此外,如果您真切感受到“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学习整理收纳,真是再好不过了”的话,将是我的荣幸。
2019年6月 收纳老师 伊东裕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