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本屋》节选

  岛田_书可以打折的话,书店确实会很辛苦。你也知道,日本的图书是不能打折的,多亏“再贩制”,日本的书店至少没有价格竞争方面的烦恼。但网络书店的存在,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吉井_而且有些网络书店提供的“免运费”或积点服务,也算是隐形的打折方式。

  岛田_书的品质稳定,不管是什么书店,都可以买到同样品质的书。图书种类繁多,这样的东西最适合在网上销售。在日本,每年有八万种新刊,还有更多已出版的书,从这些条件来看,实体书店不是网络书店的对手。现在三五百坪的书店也不少,而消费者一旦习惯网络书店的方便,再大的书店也会给人感觉“太小”或“种类不够多”。这是没办法的。所以,实体书店需要为顾客提供网络书店无法提供的、更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

  一人出版社的书店巡礼

  吉井_听说您经常去书店推销自家图书。若对方书店喜欢您的书,当场能获得订单吗?普通店员,哪怕是打工的店员,都有自己决定进货内容的权利吗?

  岛田_他们一般都可以自己决定进货内容的。所以我去拜访书店,若和对方谈得来,对方当场可以决定进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过了四个月可以退货。卖不出去,安排退货即可。而且现在的店员年轻人居多,过去还能遇到年纪大一点的店员,但现在我拜访的书店店员,一般都三十岁不到。书店是要跟着时代的,所以由年轻人来安排图书也是必要的。

  吉井_您和书店店员交流,一般是怎样的流程?

  岛田_到一家书店,先看他们的书架,看看他们的书架是不是“好的书架”。什么是“好”?就是能看出店员心思的书架。若店里的每个书架都被“取次”自动发货的畅销书塞满,对我来说这家书店没戏了。因为我做的书并不会畅销的,从销量和收益方面来看,对一家书店的贡献不会很大。我认为我做的书,从内容、排版和装帧各方面来看,都是能够满足爱书人的水平,但需要待在书店里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方可卖出。如果过了几个月马上被退货,我的书基本没有机会被读者发现的。

  所以我需要店员能够了解这点。比如说和田诚老师的对谈集《我问的和问我的》,这本书出版已经过了一年半,也并不算是畅销书。若现在某个书店的书架上有这本书,这意味着店里有个店员喜欢和田老师的书,故意把它留下来或重新进了货。若是这样的书店,我会去找店员聊几句,因为知道对方会喜欢我的书。

  不过,我刚才说的是我个人的事儿。“好的书店”不止有一种,我也不认为只有专业店员花了心思的书架才是好的。书店并不是只为爱书人而存在,也不是专业店员的自我实现之地。有书好几个月没卖出,退货就是很正确的选择。我们讨论书店危机的时候,经常听到对普通书店的批评,如“只会卖畅销书”或“和其他书店差不多”等等。时尚杂志介绍的书店,也就是所谓“有特色”的书店。反观连锁书店在媒体上很少出现,因为他们的经营模式和店铺的摆设方式“没有特色”。当然,后者对媒体来说没有意思,但是,书店是否符合媒体的需求,和书店本身的好坏是两回事儿。想想自己的过去,小时候经常去的小书店,也是“没有特色”的那种。

  吉井_日本的出版业中最重要的两则法规“再贩制”和“委托制度”,它的最初主旨也就是平等:不管是在乡下、离岛或是大城市,图书必须大家都买得起,而买到书的机会也要一样。出版社、“取次”和书店这三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努力实现这个理想,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现在,大家翻脸批评这个理想,抱怨哪里买的书都一样,书店没有特色。

  岛田_书店属于零售业,所以按照时代、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营业方式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但我还是希望尽量避免直接批评“没有特色”的书店。毕竟过去培养我的读书习惯,主要就靠它们。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