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上海沸腾了,中国兴奋了,世界知道了!我们的总演播室里,也是一片欢腾雀跃,大家兴奋异常,多位编导和技术人员击掌拥抱祝贺,有的禁不住流下了热泪。第一个开口播报这条消息的总演播室主持人曹可凡,字正腔圆中按捺不住激动,我发现他兴奋的双眼中含着泪花。而我的耳机里,则同样传来了各点转播车上喜悦的欢呼声、庆贺声。置身在这千载难逢、百年一遇的特大喜事的氛围中,我一连收到了数个祝贺的手机短信息,第一个发来祝贺短信息的是前两日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搭台排练时遇见的“失散多年”的老同学,当年我们在孩提时代,一起在青少体校当乒乓球运动员,这次相遇后,这位在外资企业就职的老同学竟把我的工作当作了无时不在的关注和惦念,“上海成功了”的喜讯一出,就以最快速度给我发来了祝贺短信,这份同学友情令人难忘。由此,我想象着有多少人正分分秒秒守候在电视机旁,那一刻,我感慨万千。但至今记得最清楚的却是说了这样一段话:“各位导演务必注意,各位导演务必注意,我们向海内外的电视直播已经全面开始,节目的成败在我们手上,大家不能兴奋过度,误了工作。我们要用一次高水平的全球直播来祝贺上海申博成功。”
沉浸在无比喜悦中的各位导演、主持人和演员们迅速调整着状态,节目“一浪高过一浪”地展开了。不一会儿,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先后来到总演播室指导、督战,对前期的各种预案准备和正在进行的全球大联播给予了充分的好评,同时告诫大家一定要万无一失地直播好这场意义特殊的庆典晚会。这样的指点和信任对大家是莫大的鼓舞。随后长达三小时的节目,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来自北京中南海的一份份热情洋溢的贺电直播插入;来自摩纳哥前方的一组组令人振奋的卫星镜头直播插入;来自主会场和各分会场的大规模演出、狂欢以及无数次高难度的视频、音频转换衔接,都在各位导演、摄像、舞美、灯光师和新闻记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天衣无缝地完成着。
在总演播室的曹可凡,在中心会场的叶惠贤、陈蓉、赵屹鸥、许戈辉;在周家渡街道的程雷、吉雪萍;以及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前的倪琳、林海等十位主持人情绪格外激昂,他们采访真挚、张弛得当,在这场即兴的“遭遇战”中,竟没有一人“卡壳”出问题。我想这既显示了功力,也一定是“人逢喜事”后的饱满状态所致。廖昌永、黄英、刘欢、韦唯、臧天朔、黄豆豆、周冰倩以及参与庆典的所有演员、复旦大学的学生及街道社区的居民都被成功的喜悦深深感染,情绪像上足了发条,表演格外投入,他们在五星红旗的漫天飞舞中,在喜庆焰火的绚丽升腾中,和现场近万名观众一起欢歌互动,一起见证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胜利。
晚会结束已是凌晨一点半了,双眼布满血丝的我们,刚想歇一下,便接到了为各频道紧急制作长短各异的重播片的任务。我带着大家用十分钟时间匆匆吃了一点豆浆油条后,又开始了“连轴转”的后期制作。
当所有的节目按照要求制作、审查完毕,我和同伴们走出机房时,窗外一轮红日已冉冉升起,马路上,也早已是车挤人涌的上班高峰时间了。一夜没合眼的我,看着上海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想象着人们在上班的公交车、地铁里,在办公室、车间里兴奋谈论着昨晚申博成功的一幕幕场景,内心充盈着满足感,彻夜未眠给我带来的竟是难以名状的轻松……
【本文选自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滕俊杰《迎风而立——滕俊杰上海世博会文选集》,略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