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学习党史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学好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把学习党史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展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风貌。
要把学习党史与学习创新理论结合起来。恩格斯曾指出:工人阶级政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淬火成钢,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先后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一部党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党的理论探索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其中的经验和启示弥足珍贵。
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结合起来。读史明智。党史中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领导智慧,学习党史可以使人养成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提供历史滋养。
研究党史, 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 Q 党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党史?
李颖 党史工作肩负着为党修史立传、为党续写“红色家谱”的重任,这就决定了政治性是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的首要特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标志,是党史工作的根本遵循。只有牢牢把握党史工作正确方向,才能扎实推进党史研究和各项党史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切党史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党的历史观的侵蚀,其要害就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他以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为例,“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是一句空口号,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应当贯穿于党史研究、党史学习宣传等方方面面;是党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应当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党史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到各项党史工作中,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关于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挥五个“揭示和宣传”的作用,即: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研究党史要尊重历史研究的客观规律,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客观公正地阐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因此,研究党史还要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历史和现实、研究和宣传的关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