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小说揭开民族伤疤,书写暴力与沉默

    Q:最后一个问题:您一直住在德国。德国为了解决对残暴过去所产生的的内疚感作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您认为巴斯克地区在这一方面做得如何,是否在向好的一面在发展?

    A:德国人也是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的。二战后的第一代德国人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需要使生活重新走上正轨,他们需要工作和养活自己的孩子。而在他们之后的一代人对这样的沉默很不满。我是比较反对将这个巴斯克地区的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因为不能就这样一概而论。不过近来,确实有很多人来问我关于我的态度。他们用各自的表达方式告诉我他们作为读者的反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作家嘛。不过确实是这样,我觉得已经走上正轨了:证据就是我贡献了这样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在被谈论着,它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和写作。我们要多创造证言和值得回忆的材料。如果人们能够获得这些材料,公民自然就会再次站起来。

————————————END————————————

    首版于2016年9月的长篇小说《沉默者的国度》,在问世不久便迅速登上西班牙国内的畅销书排行榜,登榜时间共计112周,成为西班牙媒体眼中的“超级畅销书”和“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部以困扰西班牙数十年的埃塔组织为故事背景的小说《沉默者的国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它的出版为何会在西班牙出版界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2020年9月18日晚上19点,我们邀请到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西语文学研究者汪天艾和原《新京报》资深记者、独立文化记者柏琳,一起走近这部作品,聊一聊她们在阅读这部小说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嘉宾
    汪天艾 西语文学研究者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译者。译有塞尔努达、皮扎尼克、洛尔迦、波拉尼奥等作品数种。

    柏琳 独立文化记者
    原《新京报》资深记者,现为自由写作者,独立文化记者。主要兴趣领域为巴尔干问题、南部斯拉夫文化,关注新民族主义、全球化等议题。作品见于《读书》《单读》《经济观察报》等。

时间
2020年9月18日 19:00-20:30

地点
荟读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朗园Vintage21号楼一层

主办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荟读 刺鱼书店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