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跨界破圈,上海世纪四大看点打造书香风景线|2020上海书展

    5种学术社科图书显示世纪出版集团深厚的学术出版底蕴,充分利用既有的文化资源综合优势,努力将优质学术研究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大众普及图书。2019年度“中国好书”《中国古代纪时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天文历法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时间变化的认识,是文化普及的“大家小书”;《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选择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典型和有趣味性的73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民法典》中45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解读,旨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考工记〉名物汇证》(上海教育出版社)是海内外第一次对《考工记》中的名物进行汇证的集大成著作;2020月度“中国好书”《汉武帝和他的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以大历史视野考察汉武帝和他的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今年大火的BBC纪录片同名来源书洪业著《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全新普及版,是迄今海外关于杜甫研究的最重要的作品。

    7种文学艺术佳作备受瞩目。诠释巴赫的一生和他永恒的音乐事业的《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上海文艺出版社);通过英国的母亲河来陈述一部流动的城市历史的《泰晤士:大河大城》(上海文艺出版社);“一部真正思考人类未来困境”的兼具浓厚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我这样的机器》(上海译文出版社);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最终章、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生前编辑整理的最后一部托尔金作品《刚多林的陷落》(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艺术史论家范景中讲授西方美术史发展演变过程的《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原始艺术——中世纪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以短文叙事和访谈录形式为读者揭示日本当代最具知名度和活跃度的策展人、史论家、评论家的策展经历、美术史理论、艺术观念的《现场——对话日本当代艺术名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汇集1949年至2019年间著名作曲家创作的70首优秀交响乐作品的《中国交响70年(30CD)》(上海音乐出版社)。

    4种科普少儿图书启迪心智。对1918大流感记载最详尽、反思最深刻、警示作用最强以及为当下全球抗疫提供大量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特别纪念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图文并茂对现代骨科的发展历程和脉络进行梳理,深入思考技术与患者、学术与良知等重要话题的《骨科简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从基因、文化的视角对“到底怎么吃才健康”进行探索的《写在基因里的食谱:关于饮食、基因与文化的思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以翔实的登山知识和有趣的故事向小读者展示登山运动魅力的《你好,珠穆朗玛》(少年儿童出版社)。

    此外,书展期间,世纪出版集团特别推荐的“20种好书”也将举办精彩的活动:《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将在中央大厅举行新书首发式;《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将举行新书分享会;《中国战疫!》进行现场签售;中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将携《革命者》和《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上海精神’的昨天与今天”主题讲座;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将讲授“史学大师笔下的‘诗圣’——洪业与杜甫传”;著名学者姜鹏为读者带来“汉武帝时代——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还有“机器有什么错——《我这样的机器》新书发布会”和“《你好,珠穆朗玛》——生命教育读书分享会”。

主题图书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在主题出版领域,世纪出版集团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努力营造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浓厚氛围,将重点推出《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出征出征——抗击疫情优秀歌曲集》《三毛抗疫记》等一批具有较强本土性、原创性、当代性,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精品新作。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脱贫攻坚,记录呈现伟大壮举,推出多角度、立体化记录上海扶贫一线的生动事例和真实故事的《上海温度——上海对口帮扶工作纪实》(上海人民出版社),传播上海扶贫故事、宣传上海扶贫经验的《上海的责任(1979—2020)》(上海人民出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现上海援建工作和精神品格的《脱贫攻坚战 上海在行动》(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作品方面,有讲述浦东人家生活与发展的长篇小说《浦东人家》(上海文艺出版社),以温州金乡镇为样本,见证中国近四十年巨变的《金乡》(上海文艺出版社),选班以人民群众建设家乡、追求幸福生活为主题,流传广泛的艺术经典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脱贫攻坚大众金曲一百首》(上海音乐出版社)。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