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由一批中青年作家创作,以纪实文学形式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路,生动刻画党史中的革命人物,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上海的红色文化基因。《白纸红字》 程小莹 著定价:45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8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个文学组织“左联”为主题。作者依托当事人的回忆等历史文献,将历史人物引入画面。这一段历史,数十年来,始终有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感觉。由于作者熟稔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对于“左联”的历史,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而且在人物性格、事物纠葛上也勾勒得一清二楚。《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吴海勇 著定价:45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8 本书主要讲述了电影《风云儿女》摄制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过程,以纪实文学的创作方式记录了艰难岁月中主创人员历尽千辛万苦进行拍摄和创作的故事。作者从聂耳、田汉、司徒慧敏等相关人物事迹展开描写,巧妙地将人物线与拍摄前后内容进行串连,大量引用日记、报刊、档案、回忆文章、传记等历史资料,对历史事实进行了精彩细致的描写,力求最大限度地客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全景式展现了电影摄制和歌曲创作的过程,反映出当时背景下上海左翼文艺工作者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热血与决心。《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杨绣丽 著定价:32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1 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本书饱含对英雄的崇敬心情,以“汇聚上海,红色的起点”“平民女校,巾帼的摇篮”“石库里弄,云集的名师”“人性历程,大爱的光辉”“革命奋斗,巾帼的黎明”“苦难辉煌,无尽的怀念”等篇章,忆昔扶今,以文学散文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女性革命家冲出封建牢笼,为旧中国女性解放呐喊和追求革命、舍身忘死的大无畏精神;不仅反映她们从事革命工作的业绩,还讲到了她们的家庭、恋爱、婚姻方面的坎坷人生;同时还引申出曾与她们有关的人物的生平事迹。《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王萌萌 著定价:32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1 本书以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主题,记录了邓中夏和李启汉两位湖南少年,从潇湘橘子洲头到北大未名湖畔,再到上海苏州河边,并肩战斗成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开创者,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建和开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的全过程。 作为一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光荣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以“初心不改,梦想常新,征途未竟”为主题,回顾了起源于上海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酝酿、产生、发展、变迁的全过程。以大量的革命斗争史实和革命者个人生活经历,从宏观大局和微观细节中反映出邓中夏、李启汉等中国共产党工运领袖为发展工人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艰苦斗争和伟大牺牲。《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大学(1922-1927)》吴越 著定价:32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2 本书围绕五卅运动策源地——上海大学的历史,用纪实文学手法和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上海大学这座“红色学府”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中国革命开端年代的起起伏伏;再现了上海大学师生在五卅运动中谱写的悲壮序曲,留下“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令人热血澎拜的红色记忆;展现了上海大学以开放、创新、包容的氛围培育坚实革命力量、孕育新生希望,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做出了卓越贡献,留下“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美誉。《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陈晨 著定价:32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0.5 本书以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主题,书写了一百年前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等青年在渔阳里六号发起成立青年团、组建外国语学社,探求真理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