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首次组团参加书博会的印刷企业“绿色”亮相。以“新印刷·新书业”为主题的绿色创意印刷展上,云印刷、艺术设计、裸眼3D印刷、POD按需出版、绿色环保油墨材料及工艺等一批印刷行业最先进的理念和产品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在改良传统图书印刷工艺、采用绿色油墨的同时,印刷企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出版策划、编辑、营销等环节上已经能够为出版机构提供更为系统、多元的服务,如数字信息采集、个性化印刷、艺术数据管理等。
趋势三 出版规模化品牌化加速
在图书品种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为了突出重围,不少出版社在系列图书规模化、知名作家品牌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一是国学、书法成为热点细分市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精选《论语》中近200条对当今青少年问题有针对性的语段,可谓专为青少年释写的一部《论语》;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银川市实验小学开发了“晨读晚诵小古文”系列丛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展出一批古籍善本、善拓、舆图、画册等文物的高仿复制件;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展示了不少新出版的国学类图书;江苏春雨教育集团举行少儿国学与中外名著新品发布与招商恳谈会,“春雨国学书院”网站同期上线。
河南美术出版社《挥云斋荟要》、时代文艺出版社《心经·可以静心也》等书法类产品风头正劲,书法表演也成为书博会一道风景。如中译社邀请书画家刘法旌进行书法表演,时代文艺出版社邀请作者田雪松现场书法签售等。
二是知名作者品牌化。借书博会平台,进一步打造作者品牌,使其更好地发挥的“尖刀”作用。7月28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汤汤工作室”成立,对汤汤全系列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版权开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携殷健灵的《野芒坡》、汤素兰的《红鞋子》等重点图书参展。曹文轩更是读者热追的“明星”,在“读者大会”上以“阅读”为主题演讲,向读者传递阅读的内涵和魅力。
三是系列图书规模化。据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介绍,该社在书博会上的重点品种“米小圈上学记”系列自2012年陆续推出,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今年上半年销售大幅上升;该系列还将推出新书、漫画版以及相关衍生产品,持续打造图书品牌和作家品牌。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葛剑雄文集》(七卷本)以及葛剑雄主编的“当代学人精品丛书”,举办了“牧业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主题讲座,读者爆满。
对经典的重新组合与打造,同样可以提升系列图书的规模效应。据辽宁人民出版社营销中心张婷婷介绍,“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一辑从2013年8月上市至今,已出版6辑90部作品,均为世界经典名著原文原貌呈现,图书设计上参照国外名著的经典流行开本,得到了市场认可。
趋势四 民营书业向规范和科技要竞争力
上海钟书阁、山东世纪金榜、星火英语、江苏春雨、梁山教辅商等民营力量在主展馆频繁亮相,展示与国有书业力量同台竞技的实力与自信。
仅从展馆面积就可以感受到今年民营出版商庞大的参展规模,特别是唱主角的教辅出版商。据山东金太阳书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刘兆建介绍,金太阳已经成立了集团公司,总仓储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图书品种近2000种。山东学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毛瑞明透露,今年其总销售码洋将达到4亿以上。刘兆建表示,这次梁山教辅商集体参展,也得益于梁山县政府的推动,希望藉此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辅策划发行企业的规范化运营,向业内展示梁山教辅品牌的良好形象。
记者调查发现,民营策划机构更加紧跟政策形势,调整合作和营销策略。尤其是在教辅评议方面,经过前几年的调整期,各公司已逐渐与各地出版集团、出版社磨合到位,发展势头良好。毛瑞明告诉记者,学苑文化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北京学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强介绍说,公司以农家书屋升级改造为契机,与出版社合作切入各省农家书屋招标业务,目前已进入江西、河北等市场。
民营力量在出版新技术的使用上不甘下风。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表示,今年到世纪金榜展区现场体验“快易典”产品的人明显增加,大家对数字出版的兴趣持续升温。不少教辅商表示,在现有政策环境和市场压力下,要维持现有规模不难,但是要进一步拓展不易。因此,新媒体成为其产品配套、服务提升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