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红皮书披露节目8年历程

  8岁的《焦点访谈》已播出了整整3000期节目,文化艺术出版社本月推出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的《〈焦点访谈〉红皮书》一书,其中收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全面回顾了《焦点访谈》节目8年走过的历程。

    1994年4月1日,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正式在央视诞生,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窗口,《焦点访谈》节目受到了国内观众的普遍关注与认同。转眼《焦点访谈》度过了8周年的生日,8年大庆,《〈焦点访谈〉红皮书》一书应该说是对这8年他们艰辛工作的全面总结——暗访拍片的全过程;央视门前“说情”与“告状”的两条长队;编导、记者采访时所遭受的非法搜身、非法拘禁、绑架、诬陷、车祸等人身伤害;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进这样的“名嘴”们是如何迈进央视门槛,并开始主持《焦点访谈》节目的经过…… 
被诬找小姐嫖娼案     个别人做了丑事害怕记者曝光,但是记者遇到的危险较其他行业的概率更大些。记者对于这些来说,只要节目能通过电视屏幕与广大的电视观众见面,给恶势力以打击,再苦再累也觉得无所谓。2000年3月31日,某省宣传部反映《焦点访谈》记者再军、白河山在该省采访期间,有违反新闻道德等问题。传真中写道,两记者提出洗桑拿,找按摩小姐等要求,违背了起码的新闻职业道德和公务员的职责。 

    事情重大!此传真立即引起了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中央电视台对两位记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处理。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很快中央电视台纪检组监察室与台新闻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于4月12日至4月15日,前往该省进行全面调查核实。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走访了记者接触的所有单位和部门,包括发出传真的该部门有关人员,笔录了十几个人的谈话内容,调查的资料厚达数万字,最后证实对记者的指控完全不实。 

    为此中央电视台纪检组监察室与台新闻中心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调查结束时,提交了极其详尽的《调查报告》,阐述了调查取证的全过程,得出结果是:第一,关于再军、白河山两记者超出职责范围的问题,经过调查未发现。第二,关于传真反映两记者在采访时未向有关部门打招呼的问题,结论是:两记者与市委宣传部打过招呼,某人证实了解记者的主要活动。第三,关于反映两记者提出洗桑拿、找小姐的问题。经核实与事实不符,此问题予以澄清。 

    这份反映记者的传真发出时,再军、白河山还在一线采访,当他们回到驻地,接到领导的电话全都愣了。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然无语凝噎”。但是他们顾不上生气,连夜把主要精力放在陈述事实上。他们把前期准备工作,所到之处、证明人等等如实地写了18条情况。好在事实简单,很好查证,一经查实,全无此事。尽管一场风暴咆哮而来又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此次采访工作不得不被终止。 
惊险的绑架未遂案    2001年5月,为了赶制《焦点访谈》建党80周年特别节目,记者再军去广州采访。 

    那天早晨6点钟,有电话打进房间说:“哎哟,你到广东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不跟我联络?这样吧,你赶紧起床,我已经安排在江南大酒店请你吃早茶。”再军纳闷了一会儿说:“您是……”对方说:“哎哟,老朋友了,你怎么贵人多忘事呀?你猜猜我是谁,你猜错了没关系。”再军一下蒙住了,确实想不起来。对方说:“你赶紧把手机打开,我派司机去接你。你的手机号多少来着?我现在的记事本一时翻不到了。”再军就告诉了他的手机号,然后就开始起床洗漱。 

    10分钟后,陌生人又打来电话:“我来接你去吃早茶。”再军问:“是什么人让你来的?”他说:“我的一个表哥让我来接你的。”再军又问:“你表哥姓什么,你在哪工作?”他说:“姓刘,是广州外贸局的。”尽管常年出差在外,肯定认识很多人,但是,再军记得广州外贸局却没有熟人。于是再军开始有些疑惑,说请对方稍等一下,就把电话挂了。然后他马上打酒店电话询问总机,总机告诉他早上没有外线找他。职业的敏感使再军立即想到自称是“老朋友”的人是通过酒店内线打来的。那么为什么要约我出去呢?再军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联系外面的朋友,找警察来调查了解。同时,再军调出号码才发现,手机上显示的号码是厦门打来的。 

    一定是上次暗访走私货有关。1998年,再军和摄影记者白河山乔装打扮,深入调查了一起厦门的走私团伙案。因为时间紧迫,节目都采用的是实名。《在走私货的背后》一片播出后,被捕的罪犯全部判了刑,曾有一个漏网犯罪嫌疑人威胁过他们。对方的这个电话号码,他们当时一直用它跟记者联系,再军印象特深,只是时间长了,一时没有想起来。随后赶到的广州110警方告诉再军,你很侥幸,躲过一劫,这是时下绑架惯用的绑架手段。一旦坐上车,你只有稀里糊涂就范的份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