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50年的传奇小说

    还记得那本《斯通纳》不?日前,该书再度在全球掀起一股阅读热潮,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于明年1月再度出版中文版。笔者认为,这必将成为2015年底最令人期待的小说。一个“你一定要看也一定愿意给身边人推荐”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是这样想的: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

  这是个惊人的现象,一本50年前出版的小说,成名竟在50年后。读过《斯通纳》的读者总是忍不住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让这本书回归大众视野的出版人埃德温·弗兰克的话也许能够给出答案:”这本书把焦点投向了这样一种人的生活,他非常非常平凡普通,但在另一意义上,可以像任何人的生活一样丰富。“

  今年5月,英、美三家电影制作公司,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联合宣布启动一本小说的电影改编计划,这部令三家电影公司同时伸出橄榄枝的作品,是一本写作于1965年的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傲骨,信任与死亡。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本书多年来辗转于各大二手书店,但始终难以入大众视野之内,连许多书评人都不知晓有这本书的存在,更别说普通读者了。

  查阅资料发现,1965年,《斯通纳》出版,但它唯一收获的媒体评价就是《纽约客》的一小块书讯简介“上乘之作”。只过了一年时间,共卖出约2000册的《斯通纳》绝版。

  1973年,约翰·威廉斯凭借自己的另一部小说《奥古斯都》,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然而他的获奖并没有带动自己任何作品的畅销——或许原因之一,是因为那一年与他平分奖项的另一位作家约翰·巴思,正是当时美国风头正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截至1994年约翰·威廉斯去世,两个版本的《斯通纳》一共卖出不到1万册。

  这本小说虽被长期遗忘,却也始终有人想起。2006年,美国著名出版人埃德温·弗兰克受一个经营书店的朋友推荐,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迅速买下版权,他并不知道截至他读到《斯通纳》的那天,它已经绝版了多少年,“但这种书你总归不会错过。”

  2013年,《斯通纳》在国际书市上大放异彩,先后登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的畅销榜榜首。《出版人周刊》撰文讨论“《斯通纳》现象”。更不要提无数的作家和媒体竞相赞美。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接受BBC广播采访时说:“《斯通纳》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纽约客》发表书评:“《斯通纳》出版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