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4年,我历时五年写就的《上海巨商黄楚九》出版。
距今,已过去整整十年了,我又在前书的基础上,完成了现在的书稿。
十年前忐忑呈上,自觉有缺憾;十年后,心情依然忐忑。
照理,十年时间对一本书的思考,应够从容的了。但是,此间我经历了父亲的去世,而这对我,不啻是“天塌”的感觉。我几乎处于不能写作的状态。之前已写了十几万字的小说,也因此搁置。
父亲晚年,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写《上海巨商黄楚九》的五年,我白日去上课,晚上匆匆吃完饭就跑进书房写作,长短假期又全部用于飞往上海等地走访、查史,完全忽略了八十高龄的父亲。父亲对此,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他希望我陪伴,但从来不说。有时,他会轻轻推门进来,静静地坐在书房的沙发上,而我依然伏案写作,……回想起来,心痛如绞,不能自已。
在上本书里,我感谢了许多人,却没有感谢自己身边最亲的人:我的父亲。他对我的默默关注、支持和体谅,还有他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提出的有关黄楚九的问题,家族里的事情,还有,那个时代的故事……而我,却没有感谢。
在这本书里,我要对父亲说:谢谢您!
亲爱的父亲,您在天堂,是否听到女儿这迟到的感谢和愧疚?
二
小时候,我曾对祖母说,“长大了挣钱给你”。但我未能兑现我的承诺,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她离世了,但这个承诺却始终记在我心里。当初萌发为黄楚九写传记的念头中,有我对祖母的深爱和怀念在,我想用著书的方式,兑现自己当年的承诺。
祖母黄莲宝是黄楚九的二女儿,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中,她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会演奏优美的钢琴曲、还有那甜美的歌声和秀丽的书写……在我记忆中,祖母是有学识的女性,而且性格温柔,举止温文尔雅,衣着总是那么得体,透着知性和高贵。
我没有祖母的才学和修养,但我学会了如她一样认真做事。这本书,就是我用心认真写就的。祖母当欣慰,当年她心爱的大孙女,做了这样一件大事情。
三
书稿即将付梓之际,得知承继黄楚九“中法大药房”的“上海延安药业集团”的发展情况,心中甚慰。黄楚九的著名商标“吉祥万年”及其寓意“民众一生吉祥,基业万年常青”的理念,被“上海延安药业集团”延续至今。
太外公黄楚九在天有灵,亦当欣慰!
在此,亦告知黄楚九后人及所有关心黄楚九及上海这段历史的朋友们: 中国西药业先驱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后继有人!
也以此告慰我写作此书的十五年时光。
人生有几个十五年呢?我对自己说,值得!不悔!
十五年里,经历了很多,让我这不谙世事的人得到未曾经历过的体验,这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让我学会了释怀而唯存感恩。
感谢此书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亲友。
特别致谢: 黄楚九后人 黄绍芝(孙)黄绍艾(孙)黄绍龄(孙)黄铁(曾孙)黄铱(曾孙女)邬镜贵(曾孙女婿)黄镭(曾孙女)曾维聪(外孙)沈佩华(外孙女)沈卓华(外孙女)沈乃宏(外孙)臧增嘉(曾外孙)尤蕴芬(曾外孙媳)
其他亲友(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光远 王培元 王学亮 王永江 沈嘉禄 修晓林 崔雪芹 黄亚洲 曾维达 谢志强 褚焕灿 褚纳新 虞鸣
另,2004年于大世界举办《上海巨商黄楚九》首发式,许多亲友纷纷赶来,有的年事已高,有的不远万里,让我深受感动。无以回报,仅在此鞠躬致谢(名单如有疏漏,请来信告知,待日后再版时补正):
黄楚九后人 黄绍芝(孙)黄绍艾(孙)黄绍龄(孙)黄雅娟(孙女)何崇植(孙女婿)何一韧(曾外孙女)黄钢(曾孙)黄镭(曾孙女)黄铱(曾孙女)沈佩华(外孙女)周磊(曾外孙女)沈卓华(外孙女)汤济生(外孙女婿)汤炯(曾外孙)徐海榕(曾外孙媳)汤蕾(曾外孙女)常向东(曾外孙女婿)沈乃宏(外孙)沈人弘(外孙)沈人伟(外孙)方仁慧(曾外孙女)卢恩泽(曾外孙)龚挺(重外孙)
其他亲友 白云 胡观熊夫妇 万明玉 杨立新 王祥和及家人 王仁龙女儿 苏军夫妇 王园圆 杜学斌 沈寂 张伟 修晓林 沈嘉禄 胡曾荣 崔雪芹 王培元 谢志强
一并致谢其他帮助过我的朋友和接受我采访的人士!
最后,希望家族亲友、文史专家及热心读者不吝赐教。附上我的联系邮箱:zhyca2012@sina.com,在此先拜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