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世界优秀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关注——在埃斯普马克《失忆的年代》精装本首发会上的致辞

    由世纪出版集团旗下世纪文睿出品的《失忆的年代》精装版首发暨作品分享会上周六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本书作者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世纪集团总裁祝学军、著名作家贾平凹、韩少功和著名学者陈思和等出席了分享会。今天,为大家分享世纪集团总裁祝学军在此次活动上的致辞。



尊敬的埃斯普马克先生和莫妮卡女士,尊敬的万之先生,尊敬的贾平凹、韩少功先生和陈思和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和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这个新书发布和分享交流会。

    承蒙埃斯普马克先生的厚爱,把《失忆的年代》这部厚重的文学著作交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这部内含七部作品的系列著作已经全部出齐了,现在合订精装本也已经问世。在此,我要感谢埃斯普马克先生的杰出创作,感谢万之先生优美、雅致的译笔,感谢中国作家真诚而又有见地的评介,这既是一位作家对另一位作家创作的体悟和共鸣,也是对中国读者的精彩导读。

    《失忆的年代》结构宏阔,从七个不同的角度切入了社会,剖析了人性的幽秘,给这个社会做了一次X光透视。就像韩少功先生评论的那样:“二十世纪以来的小说家,大多怯于直接处理重大的历史事件,似乎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外智力短缺,或心不在焉。埃斯普马克却是一个惊人例外。他居然把瑞典、欧洲以及整个世界装进一本并不太长的“小”说,直面全人类紧迫而刺心的精神难题。”贾平凹先生也提到,“这是有力量的文字,它叩击着灵魂和刺痛着社会、人生的穴位”。莫言先生也认为“这是一部洞察人性弱点、曝露人性弱点、希望疗治人性弱点的悲悯之书”。这印证了严肃文学的厚重感。万之先生在“译者后记”中提到卡夫卡和加缪,用以表明埃斯普马克作品与他们作品之间的脉络关系,我们阅读后也有这样的感觉。

    中国与瑞典的文学交流近年来十分活跃,仅世纪出版集团就出版了瑞典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丁松的长篇叙事诗《阿尼阿拉号》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还有埃斯普马克先生的另外一部小说《巴托克:独自抵抗第三帝国》。由此看出,中瑞文学交流和合作的涓涓溪流已经越来越宽广瑰丽,我们真心希望这条溪流未来成为奔腾不息的大河。

    与此同时,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在不断被翻译介绍到海外,为世界读者所接纳和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多年来不仅致力于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的引进和传播,出版了海明威、黑塞、加缪、卡夫卡、昆德拉、帕慕克、杜拉斯、格拉斯、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还一直是中国原创文学出版的重镇,如莫言、余华、王安忆、阎连科、贾平凹、苏童、张承志、韩少功等作家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包括瑞典文。其中经万之先生夫人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就有莫言、余华、贾平凹和刘震云等先生的作品。埃斯普马克先生或许熟悉其中的部分作家和作品,从中可以领略中国文学和文字的魅力,还可以洞悉当代中国人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精神世界。

    我们愿意为这样的文化交流继续搭建桥梁。

    祝今天的活动顺利圆满,祝大家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