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革”的冲击,相当一段时间麒派剧目绝迹舞台,麒艺人才的培养被迫中断,“文革”以后,麒门弟子大多年事已高,或病重或隐退,重上舞台者寥寥无几,六百多出麒派剧目能上演的不过十余出。“如今除了陈少云、裴永杰二位当代麒派的代表性人物,其他能挑大梁者还太少。麒派断层的危机时时威胁着我们事业的发展,要想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师资队伍的或缺”,在研讨会上,马博敏呼吁对麒艺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京剧表演艺术家、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也犀利地指出,“麒派有后人,但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不高,对麒派的重视也不如其他京剧流派”。朱世慧表示,麒派对自己的影响都非常大,“每一位京剧演员都应该好好学,我自己就是从麒派艺术里面汲取了很多的营养和养分来演我的丑行,我在丑行的呈现当中把麒派的艺术糅进去,呈现出来的东西观众是欢迎的。”
《周信芳全集》梳理麒派艺术
作为“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 的系列活动之一的《周信芳全集》出版首发仪式于1月14日周信芳先生诞辰纪念日当天举行。《周信芳全集》由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上海京剧院编纂,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周信芳全集》是第一次对周信芳艺术成就和麒派京剧艺术进行精心梳理和全方位总结,其中部分内容属首次公开面世,填补了此前周信芳个人和海派京剧在史料留存方面的空白。
《周信芳全集》共十六卷,内容包括剧本、文论、曲谱等。目前出版的十六卷主要是文献部分,而影像、演剧广告部分则将以画册与电子音像光盘相互配合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剧本部分,《周信芳全集》收集了上海京剧院所藏周信芳先生编写和演出的剧本126出,278万字,包括手抄、油印、影印、铅印诸本甚至单篇、残本在内。文论部分,收入大师撰写的文章125篇,36万字,除曾刊登于《周信芳文集》、《周信芳戏剧散论》、《周信芳舞台艺术》的文章之外,还特别增入了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的各种文章。其中曲谱部分,收录有40部戏的唱腔曲谱,34万字,除个别唱段参照上海京剧院档案资料整理成谱外,大都根据大师生前录音听写记谱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