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结果出炉

    第二,候选书单独具特色。“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候选的150种书单呈现出4个特点。其一,关注潮流和大众。如随着影视播放带动不少图书的热销,书单上有多种图书,就与影视有关。其二,候选书单翻译与原创平衡。其三,候选书单凸显出版社专业类别之间相对平衡。即原则上每类候选书单中,一个出版社入选图书中不得超过3种。其四,为了避免较为冷僻但有重大价值的书籍遗漏,评委会还融合各位评委和专家的相关建议予以统筹考虑。除了150种候选书目外,主办方还专门设立“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年度特别推荐类项目,分别为“年度荣誉推荐”、“年度读者推荐”、“年度最佳影视书”、“年度阅读品牌”、“年度创新出版”5个项目。

  入选图书与现实和社会紧密联系

  仔细看这50种入选图书不难发现,它们既各有特色,又与现实和社会紧密联系。

  历史之所以为历史,不仅仅是人类对自我过去的追忆与诘问、反思和探究,也不仅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它还具有不可规避的“以时间形式”记载下来的客观性的内涵,是人类的全部过程与存在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痕迹。《帝国的回忆》、《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生活记忆》……“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历史类里入选的这些图书、这些旧闻旧事、陈迹残影的当代回声,融入了讲述者们的感情,也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而这些作者和出版机构的努力不啻于一种痛切的提醒。

  经济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远去,“拐点”、“改革”和“新常态”是2014年度中国经济领域的关键词。财经类中,“城市的迷惘”总是引发人们深思,“伏击涨停”总是牵动人们的神经,“重读哈耶克”、回望“硅谷百年史”和“美国制造”是一种难得的思想慰藉。在“国企变法录”和“新经济,新规则”互联网思维背后,知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和草根财经作家的一腔热血,令人豁然开朗。

  除了历史类、财经类外,文学类、社科类、生活类、少儿类入选的那些图书也是各有侧重,并可圈可点。显然,这份好书单是对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出版传媒业成果的全面梳理,也是对中国出版人的一次集体致敬。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