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阅读季拓展文化品牌再升级

  在全国媒体资源的整合方面,北京阅读季凭借媒体组积极搭建了服务阅读推广的外向型平台。其中《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30多家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专版集中报道北京全民阅读活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除开设9大台全时段广告,还在6档热点栏目开辟北京阅读季专题;北京交通台选择全台最高收听率的《一路畅通》《行走天下》《音乐来了》等栏目开展访谈节目,获得市民广泛好评。各级媒体通过报道活动,开设全民阅读专栏,组织活动等方式,有力营造了北京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北京阅读季在2014年还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启动“北京最美阅读空间”的评选,充分整合北京市的各大书店、民营书店、图书馆及益民书屋等空间资源。“阅读空间”着重强调读者在空间的参与、体验和感受。而美丽的阅读空间,传递着北京全民阅读的精神面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景。

  借助民间阅读力量,示范全民书香风尚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普及与广泛开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提倡和指引、政府相关机构的主导与扶持,也需要出版机构、媒体资源等全社会高度认同与积极配合,需要更多的民间努力和阅读者的自愿参与。北京阅读季持续举办“书香示范社区”、“书香家庭”、“十大读书人物”、“金牌阅读推广人”等评选活动,为全民阅读提供借鉴、示范乃至复制繁衍的样本,这些举措为提升全民阅读的质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最近几年时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推进,在北京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民间读书会。第三届北京阅读季评选出海淀橡树湾社区、海淀诚品建设社区、大兴金地格林社区、朝阳万科青青家园等10个北京阅读示范社区,并给每个社区发放万元社区阅读公益基金,扶持读书会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在一年之间,这些社区的阅读推广机构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界力量的邀请。目前有6个社区实现了成功复制。其中,橡树湾社区的阅读推广机构——第二书房已经开始吸收加盟,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社区图书馆。皮卡书屋收到多个政府项目的共建邀请。回龙观社区的爱丁岛绘本馆成为当地幼儿园、社区青年汇等合作对象,最近也准备开一个新的社区绘本馆。

  2014年,新评选出的十大阅读示范社区也都各有特色。昌平区城北街道在创新园社区建立的雪绒花小书屋,不到一年便吸收600多位会员,组建了20多人的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在社区开展义工服务。借阅读的力量,社区各类工作真正走近居民,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大兴翡翠城香留园社区的童立方绘本馆成立4年,吸收会员千余人,组织各类活动300场,至今依然保持每周两场活动的频率,被网络媒体誉为“北京地区最值得去的10个亲子活动场所”。百子湾金都杭城社区是北京知名的全职妈妈读书“妙妈悦读”的活动基地。这个读书会拥有70后和80后的全职妈妈近250位,大多拥有良好的教育和工作背景。通过嘉宾主持、好书分享、亲自互动、大群讨论等方式,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推广阅读,受到了许多妈妈的认可。

  在书香家庭方面也有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朝阳区师红霞家庭,从女儿出生,这个家庭就分外注重亲子阅读。女儿张容睿因阅读量大,小小年纪就成为皮卡中英文绘本馆的终身会员。入学后更是品学兼优、均衡发展。母亲师红霞也已成为北京地区小有名气的童书阅读推广人;又如,昔日的国际象棋冠军谢军,一直都是海量阅读的践行者。阅读给了她成为好妈妈、好老师的力量。女儿吴佳颖从小是街坊邻居中的识字“小名人”,从上小学开始,多次获得年度学校“读书之星”,11岁已经成为高一学生。

  最有意义是,这些“阅读示范社区”、“书香家庭”、“十大读书人物”、“金牌阅读推广人”,来自基层,又走进大众,正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初衷和宗旨所在。“未来,不仅可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阅读推广事业中;而且能提供一些全民阅读推广的科学方法和示范典型,让大家的公益事业少走弯路,让良好的目的真正产生良好的结果。”

  目前,正在各个省市、自治区征求意见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其重要目的就是让全民阅读活动向日常化、基层化和规范化发展。四年的北京阅读季,正是在这一方向上着力探索具有可复制性的方法和模式。2015年,北京阅读季期望能在制度建设上做更多探索,将全民阅读平台这一模式继续完善,吸引更多出版机构举办活动、更多场地提供阅读空间、更多媒体推广阅读内容,更多科研机构关注阅读,从而营造出更浓厚全民阅读氛围,让更多百姓从阅读中受益。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