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恕说,袁世凯死后,各派系纷争,反而给了知识分子思想和学术发声的机会。也是在北大期间,梁漱溟结交了一批朋友,这些朋友不只有知识分子,比如梁漱溟授课时认识的终生好友李济深。北伐前期,梁漱溟听朋友讲到广东“风气好”,从北京迁居广东,并萌生了从乡村改造社会的念头。当时在广东掌权的正是李济深,梁漱溟说服他在广州市文庙开设了一个培训班,着手搞起了“乡村建设运动”。之后李济深遭蒋介石软禁,梁漱溟去河南,投奔冯玉祥创办村治学院。没多久冯玉祥被蒋介石打走,乡村建设运动又转移到山东。 “正因为当时的割据状态,这儿不行,就又可以到其他地方试一试。旧中国念书的地位高,受社会尊重。所以这些老粗们心里还有自知之明,就是‘我是打出来的,不懂事;知识分子们懂事,让他们干他们的,我们不干涉’,反而形成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春天。”梁培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