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修, 辞海不会老去
作者:1979年,您接手辞海修订编撰工作时,提出了“十年一修”的意见,并说,“只有通过不断修订,才能修正错误,逐步接近真理。我们就像坐在火山口上,稍有疏失就可能犯大错误。”
巢峰:对,《辞海》不是天书,不可能不犯错误。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各版《辞海》都难免存有错误。只有通过不断修订,才能修正错误,逐步接近真理。
35年前,我们确定了《辞海》十年一修的规则。这意味着,每10年,这本集单字、普通词语、百科名词术语以及地名、人名、机构名称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解释。像《辞海》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辞书,每10年修订一次,国内少有,世界上也少见。世界最著名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自1768年诞生以来,修订了15次,平均下来每16年修订一次;美国英语词典的发轫之作《韦伯斯特国际英语词典》自1828年诞生以来,只修订了两次;《牛津英语大词典》(OED)自1928年出版发行以来只修订了一次。《辞海》的一次次修订和编纂,既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
1979年版《辞海》修订中有件事令我难忘。在1965年版《辞海》中,“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杨度曾被写成一个反面人物。周恩来总理逝世前不久,派秘书告诉王冶秋说:“当时袁世凯称帝时,‘筹安会六君子’的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是我介绍并领导的。”总理要冶秋同志告诉《辞海》编辑部,《辞海》若有杨度条目,要把他最后入党的事写上。据此,《辞海》编辑部对杨度做了大量调查。证明杨度是中共秘密党员,并曾参与营救李大钊,晚年到上海住在杜月笙家里,继续做地下工作。因此,在1979年版《辞海》中杨度被一分为二来写,既写他拥袁称帝,也写他后期向往和从事革命的一面。
一版又一版《辞海》,不啻是历史与时代的大事记、档案馆和里程碑。它的生命力就在于10年一修。我现在仍继续工作就是为2019年版的修订作准备。我还从我的稿费和工资中捐出50万,打算搞一个“《辞海》编纂奖”,奖励为《辞海》作贡献的人。“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可是我们不能不为他们计”。
巢峰简介: 巢峰,江苏阜宁人,1928年生。1954年从事出版工作。1958年至1999年,历任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社长、党委书记等职务。主持《辞海》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2009年版及台湾繁体字版的编纂。著有《出版论稿》、《政治经济学论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