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论述了为什么说中国的制度建设超越了西方。作者认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制度安排,关键是要确保政治、社会和资本三种力量达到一种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平衡。书中展开了中美两国三种力量关系的比较分析。美国模式中,目前这三种力量之间严重失衡,资本力量独大,美国标榜的“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度已被资本力量所驾驭,“钱主”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民主”。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表决,公司和团体支持竞选的捐款不设上限,2014年美国最高法院又裁决个人竞选捐款也不设上限,如此美国这三种力量结构性失衡的情况还会加剧,面临的问题将更加严重。而在中国,这三种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政治力量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资本力量总体上是受制于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因此,中国模式尽管还在完善之中,但确实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实现,中国梦的前景比美国梦更光明。不仅如此,作者还从理论上将中国的制度安排概括为“一国四方”,即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有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基因、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西方文化元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书中还总结了中国超越西方的四条思路和经验,即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如果加上作者在《中国震撼》中关于中国模式“四超四特”(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八大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大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模式及制度的研究已自成体系,形成一家之说。当然,本书所说的制度超越是就三种力量关系的比较而言的,它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的一些制度安排,如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城市管理制度等等;也不意味着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已经全面超越西方国家,事实上在价值观形成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我们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