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学术著作集》是中西书局与荷兰文学基金会合作项目,由荷兰博睿出版公司授权,是著名汉学家高罗佩的学术著作在国内首次完整结集。全集共10种,全面呈现高罗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其中《琴道》已经出版。该书主要研究中国古琴及其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从多角度讨论了古琴及中国的琴学思想,包括中国传统的音乐观念、琴学起源、琴人的性情和修养、琴曲的含义、琴制和琴名的象征意义、琴声和指法的象征意义,以及琴与松、梅、鹤、剑等意象之间的关联,并附上了中国琴学文献列表,以及关于中国古琴在日本流传情况的综述。 本届书展将推出规划中的“中西学术名篇精读”系列丛书的前2种,《陈寅恪卷》、《赵元任、李方桂卷》。《陈寅恪卷》收录陈寅恪先生的三篇经典论文:《读莺莺传》、《敦煌劫馀录序》、《记唐代李武韦杨之婚姻集团》,并分别邀请历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蔡鸿生、荣新江、孟宪实对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分析。三篇点评文章对陈寅恪原文的深入解读,使读者得以切实把握学术名篇的价值,明了为什么好,又好在哪里,能够从大家文章和专家解读中得到很好的学术训练,逐步掌握规范、求实的治学路径。赵元任先生是第一位在国际普通语言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人,《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正是为他赢得国际声誉的那篇文章。李方桂先生则是最早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汉语上古音的中国学者之一。评析作者王洪君、麦耘分别是音系学与汉语音韵学方面的专家,他们结合两篇文章发表以来学界积累的新成果,细致地说明了文章在学科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写作背景,点出了文章的切入角度,分析了论据的组织和整体架构,并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文章的历史局限及引发的后续讨论。作为中西书局“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倾力打造的一套书系,该系列是对大家名著的通俗化解读,解读者也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相信一定能对中国学术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即将出版的《文明的垂顾》是汪涌豪教授历年在各地演讲的一次汇集记录。针对不同身份与文化背景的听众,其演讲的内容也包罗万象,从儒道思想、游仙文化、乡土意识到中国人的审美特质、情感价值、幸福观念,从城市文化、教育创新、社会和谐到当代文学、 经典阅读、医学伦理。作者虽置身于高校,但并未囿限于本专业固定的研究领域,而是将视野拓及于异常开阔的社会与世界。各篇演讲虽然主题各异,但均流露出一位知识分子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深刻审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