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

    炎热的夏至刚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又如期与读者诸君相见了!
  从2012年初开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与新华网联合举办的有关“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活动总会得到社会各界诚挚的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最终的年选正是在分季度推展的基础上推介评选而出的。
  “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经过纵横对比推出200种图书,并且继续邀请业内外人士、广大读者与我们分享这一选择,虽然,对于任何一个读者来说,也许一季读完这200种图书都是件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关注这个夏天好书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书单现已呈现在大家面前,但寻觅真诚、开放而美好的“阅读之旅”,是一场向永恒延伸的旅途,大伙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从不需要终点。
  秉承“不炒作、不媚俗、不趋时”推展原则
  2014年的夏天,书为媒世界仍然颇为热闹:第五届(2013)在场主义散文奖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颁奖典礼;路遥文学奖发第2次评审公告,“入围作家”抗议被评;《后会无期》与《小时代3》同期上映,韩寒隔空叫阵郭敬明——“电影拍得早不如拍得好”;匪我思存欲借新作“重生”,曾因患病暂停写作;作家安妮宝贝改名“庆山”,称改名无需解释太多……
  热闹背后,“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推荐和推展过程中,我们所始终秉承的原则是“不炒作、不媚俗、不趋时”,致力于为业界和读者呈现广受关注、颇具影响力的图书精品,也会为读者打捞大众视野之外的优秀作品。
  与“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壹季”一样,“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依然是按“小说、非小说、商业、文史、社科、科普、生活、艺术、教育、童书”10大类进行分类推展。入选“第贰季”书单主要以2014年4月~6月国内公开出版的新书为主,原则上再版书和修订版书不参与推展。
  每类图书,依然是先由各个出版社(图书策划公司)自荐,然后本报编辑参考“商报·东方数据”、“商报·中版好书榜”等以及各个电商的销售数据,并征求和参考近年来一直参与本报组织的各类好书评选活动的专家学者评委意见,进一步甄别每种图书。同时,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和编辑深入到书店,特别邀请了图书营销人员参与推荐评选——这也为“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贰季”增添了不少权威的数据参考。因此,“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既始终兼顾市场的表现,又凸显人文的眼光。
  这个夏天好书依然竞相绽放
  宋代诗人刘过说:“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显然,阅读总会令人有所收获。说说这一季里的一些难得之书吧,浏览这份书单,不难发现:这个夏天依然是好书扎推。
  小说类中,刘醒龙的《蟠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版)、高建群的《遥远的白房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刘心武的《飘窗》(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版)、蒋一谈的《透明》(中信出版社2014年5月版)、贝尔纳·韦伯的《蚂蚁帝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年5月版)、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美洲纳粹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等中外名家名作,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思想性、可读性,都是可圈可点。
  除此之外,非小说类中,王道的《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王鼎钧的《白纸的传奇》(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等。商业类中,迪恩·卡尔兰等的《不流于美好愿望:新经济学如何帮助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商务印书馆2014年4月版)、吴敬琏的《直面大转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5月版)等。教育类中,杰罗姆·卡拉贝尔的《被选中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刘善娜的《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宁波出版社2014年5月版)等。艺术类中,弗朗索瓦丝·普斯的《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年4月版)、阿德里安·福蒂的《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译林出版社2014年5月版)等类别的图书,也都各有特色。
  清凉自心底涌起:“夏读书,兴味长”
  策划“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活动或许仅仅是我们为“全民阅读”作的一些微小的贡献。尝试一年多,这样的推展活动或许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我们会虚心和聆听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此项推展活动。“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初步计划是每季度推展200种,即“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分“第壹季”、“第贰季”、“第叁季”、“第肆季”重点推出。在4个季度之外,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将会把遗漏的好书进行收集和整理,打算再推出“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补遗书目”。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