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第一夫人是人们心中最好的第一夫人?《美国第一夫人排行榜》一书总结说:那些依靠自己力量来争取妇女权利的第一夫人们享有最高的评价。 第一夫人不光是一个巨大的荣耀和职位,也是一次真正帮助人们的机会。利用这一机会的女人就会深受人们的爱戴。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穷人的旗手贝隆夫人
“别为我哭泣,阿根廷,我是阿根廷人,我属于你们,永远,永远……”这首歌经过麦当娜的演绎而深入人心,也唱出了贝隆夫人从穷人私生女到舞女,从高级交际花到总统夫人传奇的一生。 就如《埃薇塔-贝隆夫人传》中比喻的历程 :从灰姑娘到睡美人后来成为了罗宾汉。这个历程有人说是不择手段向上爬,也有人说是为了梦想,时刻奋斗,永不甘于平庸。 但有一点没有争议:她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她最喜欢的首饰,是一枚阿根廷国旗胸针,不管走到哪里她都坚持佩戴;她又是如此热爱自己的人民,童年的穷苦让她从骨子里痛恨贫富悬殊。当上“第一夫人”后,她发誓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成为“穷人的旗手”;她深知女性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成为阿根廷女性的代言人,为女性的健康和权益贡献心力。她的声望甚至超过了总统丈夫,百姓将她视为偶像,穷人将她视为救星。她最著名的一段演讲就是:“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贝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贝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
笔记本公主朴槿惠
她12岁随父母进入青瓦台,22岁那年,母亲中弹过逝,丧礼结束不过六天的时间,她就得以第一夫人身份面对群众。五年后,她的父亲在总统任内同样中弹过逝。九日丧后,她离开青瓦台。 这本《朴槿惠日记》里,有篇写道:“我最羡慕的是平凡的生活。 即使过平凡的日子仍有幸运和不幸相随,可我还是羡慕平凡的日子。看到电视里那些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日子,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舒服。成就再大也难掌握心里的平衡,功绩再突出也难拥有平凡的生活。风里雨里摸爬滚打,享受不到一天安逸的日子,看来这就是我的命。” 享受过权力之巅生活的人,去感受那种众叛亲离、无人问津的生活;更要命的是背负着世人对自己已逝父母亲的责骂。这样的生活,如何承受?书中记载了一件事让她感触良多。有一次路过一个普通村庄,被村子里的几个大婶热情邀请去吃面。期间大家觉得她眼熟但都没有认出来是谁,饭后只有一个一直默默不语的老奶奶跟在她后面说:“我知道你是谁,就算其他人忘得一干二净,我这老人家是绝对不会忘记的。拉电线到这个小村庄的人是你爸爸吧?” 事业是不在于为离你最近的人做了什么,而在于为离你最远的人做了什么。 她在日记里写道:因为经历过,所以知道那种痛。岁月在我的眼角流下细纹的同时,也透露了我的年龄,这样的我看起来一点也不陌生。偶尔在脸上看到母亲的影子时,反而有种安心的感觉。 沉寂十八年,她在韩国濒临破产时重返政坛。她被称为笔记本公主,纪录实地视察的见闻与陈情。她遵守与人民的约定,为实践约定而努力。
怎样都行布吕尼
2009年,伍迪·艾伦去巴黎宣传《怎样都行》,有媒体问他下一部影片准备起用哪位女演员,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卡拉·布吕尼。我相信她会表演得非常出色,因为她极具魅力,而且对于观众而言毫不陌生。”最后一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所有人都看过布吕尼的裸照嘛。 现任法国第一夫人拍裸照,演电影。在今天看来依然惊世骇俗。 可这就是卡拉·布吕尼的风格。这位世界名模、歌手,好像从没有总统和夫人孰重孰轻之感,比如她抱怨要“包养”没钱的萨科齐。 成为总统夫人后放弃了大部分商业活动。她说:“我曾经有那么多合约,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可法国人还是迷这位第一夫人,称为“卡拉效应”——按巴黎人的说法,他们喜欢这位“表情总是那么轻松自如,无辜,无法捉摸。脚踩在地上,头扎进云里,诗人气很浓,很有灵气。谈起话来用词考究,句句珠玑,滴水不漏,对无论怎样的奇谈怪论和愚蠢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游刃有余”的美女。 说到句句珠玑,布吕尼有句隽语:我用法文写作,用意大利语做梦。 即使成为第一夫人,也不掩藏自己,泯灭个性。《法国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里她说:要想成为顶级模特,你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我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便无法被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年龄不再是决定因素,头发的颜色也说明不了问题,唯一起作用的便是真实的自我的存在。 美丽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了解。 有一件事,可作为这句话的诠释。布什有一次在和萨科奇谈论“世界贸易多哈回合的重要性”时,突然岔开话题:“非常高兴见到你夫人,她真的很聪明能干。我看得出你为什么娶她,也看得出她为什么要嫁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