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是出了名的毒舌与八卦,这在他的文论作品如《巨匠与杰作》《随性而至》中体现得最明显。《巨匠与杰作》,是他应美国某杂志之约写的。在书中,毛姆谈了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入选的有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如此说来,这本书大概全是毫无保留的溢美之词喽?非也非也!毛姆是啥时候都不能舍弃他那条毒舌的。而且,他有一种“文学狗仔队”精神,非要挖出一点这些巨匠的丑事不可。其实也不奇怪,那些巨匠宗师,哪个不是风流中总有那么点腌臜的?
谈及司汤达时,毛姆一上来先不说《红与黑》,而是讲了一段司汤达自述的英国嫖娼经历。然而,毛姆很快又告诉我们,这段经历可能是司汤达杜撰的。司汤达不仅没有这么大胆、狂野,相反,在性方面,他笨拙极了。“司汤达具有很强的性意识,但并不怎么性感……司汤达显然并非阳痿,他在《论爱情》中题为《论惨败》的一章里解释了自己的情况。坦白讲,由于他担心达不到对方的要求,结果导致他真的无法做到,于是也就出现了那些让他蒙羞的传言(引者注:有传言说,司汤达就是个阳痿者。他的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主人公也是阳痿者。)他的感情源自理智的头脑,拥有一个女人主要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而已。这让他确信自己具有男性气概。”不仅如此,爱慕女人的司汤达根本不懂怎么追女人。他曾请教一个军官如何才能虏获女人芳心,然后郑重其事地记在一个笔记本上,按图索骥,结果当然不理想。
司汤达是这样,其他人呢?托尔斯泰拈花惹草,染了梅毒;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讨好权势时自我卑屈”、“虚荣妒忌”;福楼拜有了新的猎艳目标,居然要求现任情人去打听对方的情况;青年时代的巴尔扎克跟一个年纪足以做自己母亲的女人纠缠不清,直到对方去世……好吧,让我再重复一遍上面说过的那句话:那些巨匠宗师——或者一般的普通人——哪个不是风流中总有那么点腌臜的?不过,也可以换句话说,他们哪个不是腌臜中总有那么点风流的呢?毛姆自己怎么样?他曾说:“我是四分之一正常,四分之三同性恋。不过我尽力想说服自己是四分之三正常,四分之一同性恋,但那是我最大的错误。”他为掩人耳目,娶妻生子,与男秘书纠缠不休。有时候,我不禁想,如果毛姆像写司汤达、托尔斯泰一样写自己,不知道会怎么风流、腌臜又无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