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荤段子

    现代人的条条框框太多,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反而不如古代人来得开放,比如男欢女爱这件事。照小白在《黄段子与小册子》一文的说法,阿里斯托芬的古希腊喜剧中,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的小说《萨蒂利孔》中,就有不少的荤段子。不像权贵们,劳苦大众无法获得足够的性资源,荤段子有一种“弥补”作用,其带来的笑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性快感的不足”。

    小白的两部文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都是谈风月的,及古论今,博雅风趣。比如上面提过的《黄段子与小册子》一文,从古希腊罗马谈起,继而说到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法国大革命时代,辗转至现代毕加索画作中的荤段子、性隐喻,令人大开眼界。《黄段子与小册子》和《好色的哈姆雷特》两篇文章,还都提到了大文豪莎士比亚剧作中层出不穷的与性有关的双关语,令人对莎翁“刮目相看”。想想也是,我们这边有《金瓶梅》《红楼梦》,莎翁为什么就不能语涉不雅?

    据英国莎剧研究专家宝琳·基尔南在出版于2006年的著作《咸湿莎士比亚》(Filthy Shakespeare)里的说法,莎翁作品中涉及女性私处的双关词汇短语大概有180种以上,包括“玫瑰”、“指环”、“花园”、“鸟窝”、“水井”、“O”等。关于男性“那话儿”的莎翁专用语更是多达200个以上。此外还有700多种涉及其他淫秽含义的双语词语。

    举一个例子。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三场中,被判决放逐的罗密欧悲痛欲绝,神父用哲学劝导他,奶妈却放声对他说:“起来起来(stand up),你是个男人,为了朱丽叶,为了她,你得挺立起来(rise and stand)。”聪慧的你肯定明白其中的双关意涵。这是《好色的哈姆雷特》一书中一个很温和的例子,想看到更辛辣的,建议你亲自去看这本书。

    小白说:“研究莎剧的专家认为,这种对双关语的喜好不仅出于互传‘黄段子’的时尚,也因为时人对一种新近发现的语言功能尤其热衷。由于中世纪以降,语言文字不再是少数上层阶级和教会人士的专利,一般官私行文也开始用更为普及的英语来书写,‘保密性’渐渐成为必需。再加上其时英国国家内外政斗激烈(有多次暗杀女王的阴谋被发现),人们口耳相传‘秘密世界’的传奇(英国最早的秘密特工组织也在此时诞生),所以普通市民多着迷于‘密码语言’……”荤段子,不仅仅只是荤段子而已,其中也有许多风俗的反射。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