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一剑封喉”,首先在思维方式上就犯了批评的大忌。因为文学批评不是那种一人对一人的江湖打擂,只要一人对另一人而言武功高强,即可对其一剑封喉。而文学批评是多人对多人的智力活动。即使是批评家面对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发表也是经过了多人所为。而在一部凝聚着多人智慧的创作成果当中,怎么可能一无是处,轻易就被一个批评家高手“一剑封喉”呢?一部作品到底有没有艺术价值,最根本的,是要由市场说了算,是要由读者说了算,更需要由历史说了算。批评家的高见可能会影响市场和读者,甚至影响历史评价,但是,他肯定不会对哪一部作品完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当然,如果有的作品的确是垃圾,读者也都不是瞎子,根本不需要批评家搞什么一剑封喉。而那些能够被读者和市场所接受的作品,你某一个批评家即使有再好的批评武功,也永远不可能对其“一剑封喉”,顶多只是自己感觉痛快一下嘴巴,自我感觉“天下第一”了而已。所以,我们的批评家千万不要在这里走火入魔。而且,在这里我还需要特别纠正一个偏见,就是有的作品因为抄袭、造假、剽窃等等,被揭露出来,被“一剑封喉”;包括那些揭露学术造假,举报学术剽窃。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是文学批评。揭露抄袭也好,学术“打假”也好,全都不是文学批评!根本就没有算不算的问题,完全就不是!就是说,那种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准确认定的评判,根本不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没那么简单。所以,严格说来,那些曾经的指责某人论文剽窃的文章,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况且那些指责都不一定证据确凿。此不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