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原令看中国》跋一

    筱原兄又要出新书了,这回他要和大家分享“自由”。

    想到“自由”,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离父母越远越自由。上学校,离老师越远越自由。上班时,离上司越远越自由。结婚后,离老婆越远越自由。曾经感觉到最自由也是最快乐的经验几乎都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做喜欢做的事,最羡慕的莫过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懂自由的民族之一。可是,你真的渴望自由吗?我看不一定。除了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衮衮诸公以外,你自己不也心甘情愿地为各种理由而主动放弃自由?小时候玩累了,肚子饿了,回家吃饭总不能再躲着父母吧;考试卷发下来了也不能再不看老师一眼吧;下月初要领工资,这月底无论如何也得向领导汇报工作;出差没两天,再坚强的男子汉也免不了要想起老婆这般那样的好。

    没有任何人一生都是自由的,就好像没有任何一种飞行物可以永远在空中翱翔而不用落地。人生更像是一只风筝,看似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其实只要线一收,就得乖乖地回到主人的手中。当然你也可以拼命抵抗,其结果只能是成为一只断了线的风筝,用不了多久,你必然会为了多那么几秒钟的自由而落到粉身碎骨的下场。

    看样子,做人不能只顾“自由”,还得要讲点儿“规矩”。然而究竟要追求多少自由,又必须遵守多少规矩才是最佳比例呢?我还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作者吧!筱原兄是回答这个问题的高手,因为他生为全亚洲甚至全世界最守规矩的日本人,却不单交了许多自由了几千年的中国朋友,更要了个既比日本人更讲规矩又比中国人更渴望自由的韩国老婆。想必在自由与规矩之间,筱原兄肯定没少吃苦头,他多半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