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91无线旗下熊猫看书被百度以19亿美元天价收购后,在福州举办了首次年会。记者在大会上获悉:目前移动无线读者已经突破4亿,仅仅熊猫看书签约的“大神级”作者稿费月入就破15万元,令不少畅销作家汗颜。91无线副总裁邹建峰高调宣布“要占领移动阅读第一平台”。同时他告诉记者,在这个“第一平台”上,年收入过百万元的作者大有人在。
百度巨资收购行为似乎表明了,移动无线阅读将成为阅读市场最大的蛋糕。那么,数字阅读是否在3G时代会找到自己真正的产业链条?
传统电子书风光不再
2011年,是专业电子阅读器大爆发的元年。当年,亚马逊Kindle是圣诞节最出色的礼品,各大品牌也都纷纷推出电子书,就连做轮胎的普利司通也有电子书产品……可是,仅仅两年,很多专业电子阅读器早已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3G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早已与网络紧密相连。移动阅读是否会继续伴着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答案是肯定的。记者在熊猫看书年会上获悉,仅仅数年,国内首个做移动无线阅读的91无线熊猫看书,已经有超过1.2亿的注册用户,每天点击量超过10亿。记者同时了解到,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其他网络媒体也正在积极布局移动阅读领域,手机阅读异军突起。
日常生活中,大家早已看到,在拥挤的地铁、汽车上,拿着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见缝插针,无视拥挤,只顾痴痴阅读的年轻人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无论是前景还是“钱”景,移动无线阅读都得到了业内外认可。
移动网络写手收入令畅销作家汗颜
邹建峰称,网络文学在经历了10多年发展之后,在手机阅读普及的今天,这块蛋糕才刚刚变大。
“蛋糕变大”的一个证据是网络写手们的收入变得让人瞠目。“目前我们平台卖得最好的是玄幻作品《仙武同修》,作者每天只要更新9000到1.2万字,他的月收入是15万元!要达到这个数字,每个章节的平均订阅量要达到1.7万。”邹建峰称,平台上有两成的作者月入上万元。这个数字已经让一些传统作家大跌眼镜。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部分出席年会的“大神级”网路写手。他们表示,200万字,在“网文界”并不算长。91熊猫看书主编黄志强称,“熊猫目前最长的作品《修仙狂徒》,写到700万字了,还在更新中,据说目前外网站还有更新到1000万字的作品。”
以每天码字、每天更新换取报酬的网络写手们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好日子。网路写手“真邪”说,他最初一个月赚了2600元,第二个月5000元,接着1万元、1.5万元,第五个月是3万元……
当然其中有很多垃圾,有的作者甚至写到后面忘记自己前面写了什么,但喜欢网文的读者就是喜欢消费这种形式,这是他们的消费习惯。黄志强介绍说,“一般上架的作品前15万字是免费的,之后要继续阅读就需要付费,读者按一个章节(大约3000字)一毛钱付费。”那么什么群体在消费这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东西?邹建峰称,年龄大概是在20到35岁之间,有收入、有时间,职业以学生、军人和司机为主,作品题材多是都市、玄幻、仙侠。
各领风骚多少年?
专用电子阅读器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链,电子书对传统书的挑战一直被业界称为“狼来了”,那么移动无线如此迅速地扩张下,传统书是否真的已经开始走向灭亡?
中山图书馆馆长陈焕文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再向全媒体急剧转变的时代,语言和文字的载体形式、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千变万化,特别是以3G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和形形色色的手持阅读器或者电子书,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奇的阅读体验。这些新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阅读兴趣,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因为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民阅读的人口数量和总的阅读量应该比过去更大。
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从青灯黄卷、红袖添香、闭门夜读的宁静阅读,转向手持一机,随时随地,划来划去的点击阅读,从经典阅读转向时尚阅读,从系统阅读转向碎片阅读,从深度阅读转向浅显阅读,从原典阅读转向娱乐阅读。于是,崇尚纸本阅读者对“读网”嗤之以鼻,喜欢数字阅读者对“读书”不屑一顾的现象一直困扰和淆乱着人们对阅读的理解,并时常令人走向极端:“拯救纸本阅读”的声音不绝于耳,“让纸本安乐死”的声音亦此起彼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在某种层面上,可能是因阅读习惯而产生的代沟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