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童书出版10大趋势

  毋庸置疑,近年童书市场的繁荣给国内图书市场带来安慰和希望。整个图书市场面临增长困境之时,少儿图书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蓬勃之态。童书出版总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参与者众多。有出版人对此称,童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还将持续5~10年。可以说,对于青少童书出版趋势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参与竞争的出版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趋势1 新力量不断涌现,市场淘汰机制自动拉高出版门槛 

  市场的繁荣景象鼓动出版社纷纷挺进童书市场。2010年1月,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等在内的国内8家非专业少儿出版社组成了中国童书联盟。据统计,2012年,全国579家出版社中,有90%以上涉足童书出版。一些文学、美术、教育、外语、百科等与童书出版相关联的出版强社,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都相继成立了儿童出版分社或童书出版中心,大举向童书出版进军。非专业少儿社运作少儿图书早已有之,除了上述近一两年加入少儿出版领域的出版机构之外,一些大社、强社已在少儿出版领域打拼多年。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较为典型的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进入少儿出版领域,目前已出版少儿图书600多个品种,2012年出版新书品种248种,重印书140种,发货码洋超过6000万元,2013年该社计划出版新书250个品种,预计2016年动销品种超过1000种。 

  与此同时,策划少儿图书的民营图书公司更是不计其数。新进入少儿出版的出版机构大多选择低幼读物、动漫读物作为切入点,一些大学社则从幼教读物着手,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 

  在传统的童书出版基地专业少儿社方面,由于少儿社在各省的出版集团中都是“绩优股”,无论在人力、财力上都得到了强化,近年来,许多专业少儿社社长被提升为集团领导,并继续分管或兼任少儿社社长,整个专业少儿出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加强。纵观近年整个少儿图书出版格局,依然是“专少”领先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经过几年各类童书出版力量的试水,市场对粗制滥造的作品已有了抵触情绪,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选择更具品牌和口碑效应的高品质童书,市场门槛在无形中提高。 

  趋势2 竞争激烈,优质资源向具备强势实力的出版机构流动 

  从国内市场上种种现象和国际少儿出版规律来看,少儿出版的美好现象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尽管从整体上说,中国童书出版的发展势头良好,但童书出版的高速增长势头必将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明显放缓。经过多年发展,一些富有改革精神和冲劲的出版社已经脱颖而出,站在了少儿图书出版市场的前列,引领童书出版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出版资源势必会向有着先进出版理念,经营势头良好的出版机构聚拢,而这些优质资源也会支持这些出版机构将单一的少儿图书出版优势转化为少儿文化产业优势。如中少总社、华东六少社、接力社等在近年的快速成长即是佐证。市场的竞争激烈和少儿出版企业的相互竞合加剧,将给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市场带来新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出版社或传媒集团巨头如迪斯尼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贝塔斯曼集团、麦格希、培生教育集团等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少儿出版市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欧洲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合作,以及今年安徽少儿出版社正式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官方授权,并获得其中国分会——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CBBY)的支持,每年出版40种左右国际安徒生奖及提名奖获得者的优秀作品都是很好的例子。国外出版机构在资金实力、图书质量、管理方式、市场营销上与国内出版商展开深度合作,势必能让国内优秀出版商的能力得到全方位迅速提升。 

  趋势3 经典与百万畅销童书的出版与维护成为机构的奋斗目标 

  “重推经典”一直是出版机构出版少儿读物的重要趋势。童书市场与成人市场不同的是,经典读物往往也是百万级的畅销之作,并且很多产品都是久居排行榜的“妖精”级童书。除了集中在动漫、游戏和诸如沈石溪、伍美珍杨红樱等大家身上的畅销品外,还有少数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比如《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夏洛的网》(上海译文出版社)、《不一样的卡梅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品种,无论是销量、影响力还是在榜的“耐力”,都让人望尘莫及。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