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中国祠堂通论》中,我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抓住中国祠堂的关键,即祠堂建置、祠堂祭祀、祠堂文化,以此来展开论述,以此为链条,将几千年中国祠堂的发展轨迹揭示出来。二是将一个时期的祠堂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即叙述祠堂沿革时,不是孤立地介绍祠堂本身的发展脉络,而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俗、社会主流意识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三是运用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教育学等综合研究方法,多视角探索中国祠堂史的发展线索。
近百年来,尤其近30年来,中国祠堂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以著作而论,就有《中国祠堂》(蔡丰明、窦昌荣著)、《山西古祠堂》(韩振远著)、《徽州古祠堂》(张小平著)、《江南祠堂》(尹文撰)、《顺德祠堂文化初探》(凌建著)、《祠堂中的宗亲神主》(王静著)等等,这些书通俗简要介绍中国祠堂,有的着眼于旅游来介绍祠堂的知识及景点,有的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论述祠堂,对祠堂研究都有所促进,但均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祠堂史专著。
本专著的目标就是努力填补上述空白。在中国祠堂研究中,本专著第一次提出将五千年中国祠堂发展沿革分祠堂起源、周代诞生、汉代墓祠、唐代家庙、宋代家祠、明清祠堂、当代祠堂七个阶段来进行论述,其中关于祠堂沿革、祠堂定义、祠堂诞生、祠堂祭祀、祠堂文化、祠堂价值等论述,都是在相关方面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和创新的观点。
我希望,本专著的问世,对于进一步开发中国祠堂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