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白色城堡》

    当然了,帕慕克在中国最有名的小说就是我们之前跟大家提过的《我的名字叫做红》,以及我们看到他其它一系列的历史小说,所谓的历史小说指的就是以某个真实的历史时代背景底下展开的一个虚构叙事。他做这方面尝试的第一个成果并不是《我的名字叫做红》,而是这一本《白色城堡》,在很多人看来《白色城堡》其实它的成就甚至可能还要比后来那本远为着名的名着还要大,当然这是有争议的。但是至少我可以说,很多我们在红那本小说里面看到的一些的主题,在《白色城堡》里面已经出现过了,简单的也跟大家先讲一下这本小说的故事是什么?它的时代背景设定在17世纪。17世纪的地中海里面的强权兴衰已经起变化了,过去称霸地中海的是威尼斯,这时威尼斯已经迈向衰落,而崛起之中如日方中则是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这个故事就是设定在那样一个背景底下,一个威尼斯的船队被土耳其舰队俘虏了,而这个威尼斯船队上面的一个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热爱各种当时新兴的西方科学知识文化这么一个年轻人,被俘虏了,去伊斯坦布尔当奴隶。后来,他的主人叫做霍加(音)收养了他,或者是收买了他,而这个霍加很奇怪的,他的长相居然跟威尼斯年轻人几乎是一模一样,而且两个人都热爱学问,两个人天天就坐在这里,以主奴,有时候是朋友,有时候是双胞胎的身份来探讨各种各样的知识。比如说像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向的科学测量,又比如说美洲红蚂蚁的习性,又比如说日月星辰运作的原理,到底地动说对不对等等,对这方面各种各样的勘考。

    而同时这位霍加又不只是一个科学家这么简单,他同时也服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皇宫,是苏丹的亲近的一个科学家,一个学者,当做是宫廷学者来用,是这么一个人。然后,这个故事发展到后来越变越奇怪,这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很奇妙,到了最后的时候,他们身份发生了一次很突然的转换,当然这个转换在叙事上面是很漂亮的,让你几乎看不出他的间缝,两个人身份就调转了,怎么样调转了呢?帕慕克似乎想告诉读者,我们这位威尼斯年轻人他的后半生就以这位土耳其有名的学者跟官员的身份终老于土耳其,而原来当初收买他的那个主人,那个真正的土耳其青年则换装,假扮成这个威尼斯人,回到了他意大利的家乡,在意大利那边出卖关于土耳其各种各样的故事,讲述自己当年怎么样从威尼斯被绑架到土耳其,做奴隶的种种的遭遇,在那边讲学,而发财致富扬名。

    就好像两个人的身份完全倒转了一样,这样的一个故事到底要说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在这本小说里面其实帕慕克一直首先很关注的一个重点,显然就是他在论《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面常常关注到一点,就是我们怎么样在小说里面探讨我是谁的问题?一个小说家常常会在里面想变化身份?读者也在里面想变化身份?而在这里面我们看到霍加常常也困惑于这个问题,他最初困惑的是不明白为什么土耳其宫廷身边的人怎么那么笨,他所指的笨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这里面讲到,因为笨,他们没看头顶上方运行并照耀他们的星辰,因为笨,对于要学习的事物他们会先问有什么好处?因为笨,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细节而是结论,这里面讲的笨,当然指的意思是一般人都是这样,只关注实际的东西,而不关注学问抽象的部分。

    而这位霍加,这位土耳其的学者他跟威尼斯年轻人一样,他关注是真正的深奥的科学,在谈下去,他关注的问题就是身边的人都那么笨,那肯定我跟他们是不一样的,但为什么我是这个样子呢?我是谁?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于是,对于身份的追寻很明显的成为了整本书的主要线索,但是他在中间经历那么巨大的转化之后,就两个人身份对调之后,这是否说明每一个我都能够真的是独一无二,因为这位霍加一直认为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面都该是独一无二,我之所以是我,是跟别人不一样是有理由的。他这个观念其实非常不土耳其,反而非常的洋化,就是这个威尼斯人所代表的西方观念,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在世界上面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但是在小说里面帕慕克颠覆了这样一个想法,让两人的身份对换变成可能。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