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新主角正加速登台

    数字出版规模增长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是归功于公众对各式各样的电子阅读器的认可。

    从20世纪90年代RocketBook和SoftBook电子阅读器出现后,众多厂家都将目光投向电子阅读器市场,2007年底,亚马逊发布了其第一款电子阅读器Kindle,从而引发全球电子阅读器生产热潮,甚至连美国超大图书连锁机构巴诺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业也加快了自身研发电子阅读器的速度。除了亚马逊的Kindle外,其他的公司也紧随其后发行了电子阅读器,如索尼公司的PRS-500阅读器、巴诺的Nook阅读器。加拿大最大的连锁书店英迪格旗下的电子书店Shortcovers也从公司中脱离出来,更名为科博(Kobo)电子书店,通过鲍德斯网站销售电子图书,并发布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预测,2010年全球电子阅读器销量达到660万台,亚马逊与索尼为主要厂商。我国的汉王为新崛起品牌,也占据了世界电子书阅读器市场7.7%的份额。

    随着以汉王、方正、EDO等为代表的国产电子书阅读器企业的集体发力,以及联想、纽曼、华旗等一批IT企业的蜂拥而入,国内电子书阅读器产业开始步入加速发展轨道。2010年,国内电子书厂商从最初10家增加到年底的30家,合计120多款产品,销售量超过500万台。

    日本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也迅猛发展,图书阅读设备还延伸到了手机、掌上游戏机等各种可移动设备,至2003年3月末,日本主要面向电脑和手机用户的电子图书的发行种数约为15万种。并出现了以开发BookSurfing为主体(一种手机阅读服务技术)的CELSYS公司和开发电子图书阅读器的夏普公司两大阵营。据蓝皮书数据显示,2007年日本PC电子图书网站利用者的男女比例为73%:27%,并且男性更倾向于利用PC阅读,女性更偏向于利用手机阅读。在日本,手机电子图书的认知度达91.9%,手机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为29.6%。

    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版权保护技术的完善与版税分配制度的调整两大问题亟待解决,数字出版内容盗版现象严重是各个国家普遍面临的产业发展困境。俄罗斯的监测显示,市场上80%的电子出版物为盗版制品。同时,数字内容产品消费形式多样, 仅电子版图书就有网络连载、全篇下载、分章节下载、数据库捆绑销售等多种零售方式,电子期刊更是可以采取“内容+广告嵌入”的互动传播方式。如何在复杂的发行消费形式中实现真实有效的监测,为数字内容收入分配提供及时可信的依据是数字内容出版者面临的又一问题。

    当前的国际出版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调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产版产品形态在变,商业运作模式在变,产业结构格局也在变。如此种种承载人类文化积淀与创新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载体的根本性变革将路向何方?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1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说的一句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提示:“无论如何转型,出版业传承文明、传播智慧的本质和赖以立身的社会价值不会改变。出版将以新的技术、新的业态和载体更加满足个性化需求,更加凸显社会化特色,更加体现人类的文明精神”。

第一页

      相关新闻: